中秋时分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
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
午间则比较闷热,
气候主要以干燥为主,
人们通常会出现口鼻咽喉痛痒、
指甲头发干枯、皮肤干燥等“秋燥”表现。
中医认为,
秋气与人体肺脏相通。
肺气太强就会致口干舌燥、咳嗽、咽痛。
老年人防燥
勤练吐纳能起护津防燥作用。
方法是:
每天清晨闭目静坐,先叩齿36 下,
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分数次徐徐咽下口中津液。
稍停片刻,缓缓做腹式呼吸。
吸气时舌舔上愕,用鼻吸气,
然后慢慢从口中吐出,如此反复36 次。
女性重情志
秋季万物枯败,
萧瑟肃杀气氛常使人触景生情,
情绪容易起落,影响元气收敛,
进而内耗津液,尤其表现在女性身上。
在秋主“收”的原则下,
“心要清明,睦保安静”,
收敛情绪,不畏缩郁结,
才能保持生机元气。
同时要做到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记载: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
以缓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小儿重饮食
秋季的饮食原则应为“少辛、增酸、忌寒凉”。
“少辛”即少摄取姜、葱、蒜、椒、韭之类的辛味食物,
以防加重燥气,耗损津液。
“多酸”是要适当多吃水果,
如苹果、柿、橘子、梨、葡萄、山楂、石榴、柠檬等,
酸味的食物有助于开胃消食、止渴生津、
收敛固涩、滋阴润燥,
还具有强健肝脏的功能。
青壮年男人中秋假期应该做什么?
买月饼,送月饼,分月饼,切月饼,掰月饼,端月饼,
吃老婆孩子老爸老妈不爱吃的月饼......
北京同仁堂友情提醒:
月饼含糖油比率高,
切忌过量食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