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整合”似乎成为药店圈不可抗拒的潮流,在资本的驱动下,主流连锁药店开始大规模“扩军”。如果已有明确的上市计划,那么在未来几年内迅速做大规模更是不二的选择。
这种追求速度的开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要以牺牲门店的质量作为代价,当然,有资本支撑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当资本退出后,药店却要面临能否“上岸”的考验。获得高盛注资后的海王星辰曾经创下令同行惊叹的“扩军”速度,高峰期门店数近3000家,而现在减至2000家(截至2016年3月),等于少了10家左右中等连锁的门店规模。
对于目前主流连锁药店的“疯狂”整合,业内已经产生一些担忧的声音。无论上市与否,在“扩军”期内大幅度增加的这些门店,究竟能够有多少可以存活?
近几年,由于政策规范、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药店的赢利能力下降,赢利周期延长,日子并不好过。此外,药店的数量仍呈上升的趋势,超过了45万家,导致竞争进一步加剧。
两年前,全国平均每家门店服务的人数为3000多,已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执业药师认证中心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平均每店服务的人数甚至于低于2000人。例如被上市连锁列为重点拓展目标的四川,门店总数为42371家,平均服务人数为1936人;广西门店总数为15569家,平均每店服务人数为2081家。
从“扩军”的竞争方式来看,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主要还是依靠收购,开店靠促销。在某些城市,竞争惨烈程度不亚于平价时代,以致一些本想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连锁药店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于应战。
“整合”式的规模扩张必然会带来管理、财务、商品、人才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可能至少需要一年半载,而且不一定每个企业都可以解决。从长远来看,整合对企业和行业都有利,但假如整合是为了尽快抱团上市“圈钱”,则可能适得其反。
眼下,连锁药店还需要“过关”的是飞检。随着飞检的常态化,有越来越多的药店“落马”。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1月至6月,全国被责令整改或者立案的药品经营企业有1396家,被注销GSP证书的药品经营企业有3003家,被撤销、收回GSP证书的药品经营企业有183家,其中,药店占了较大的比例。
很显然,倘若药店没有规范就进行整合,不但整合的难度加大,变数也会增加。如果抱团整合没有达到共同的提升,整合又有何意义?
虽然业内一致认为专业化是药店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且今年把关注点放在慢病管理上,不过慢病管理是系统性的工程,其建设需要时间循序渐进。有不少药店为了提升销售,“挂羊头卖狗肉”,把慢病管理做成了变相的促销。
与其他品类相比,近年来中药饮片的增长幅度较为理想。走过多元化的误区后,中医馆成为药店的新希望,事实上也确实有部分中医馆为药店带来了可观的人流和销售的提升,可是中医馆热的背后,存在着发展的瓶颈。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OTC事业部总经理李从选指出,中医馆最难的就是医生是稀缺资源,特别是名老中医的数量更少。此外,中医馆前期的投入非常大,如何平衡短期盈利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想做中医馆的药店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中医馆不是想做就可以做,不可能大量、普遍复制。
针对互联网+医疗的兴起,业内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打造第三代药店,其中的代表是特格尔的“健康生活馆”,除了“平价供药”,还有“专业诊疗”和“深度体检”。第三代药店即3.0药店以顾客为中心,提供寻医问药的系列健康服务。然而,业内对“第三代药店”有不同的理解,而且“第三代药店”还处在初级的摸索阶段,成为“主角”尚需时日。
药店的发展固然要借力于资本,但终归还是要靠实实在在的经营。面对目前种种不利因素,药店亟需从内外挖潜力提升销售,除了加大促销力度和利用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外(实际上还是拿价格做文章)外,有没有其他的选择?
在目前的环境里,面对种种不利因素,药店究竟何去何从?千金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文立高的观点是“无特色不开店”,而今年千金的目标是致力于在商品、专业和服务上给顾客带来更高的满意度。
而在现实中,除了千金,还有其他企业也正朝着“专业”+“特色”的方向前行。
最近,健客的首家DTP正式营业,这种在国内少见国外普遍的模式,需要具备较强的药事服务能力,包括审方、用药咨询、用药跟踪、患者教育等。据健客CEO谢方敏介绍,顾客在该店除了可以享受到比普通药房更加专业的药事服务外,还可以买到普通药房买不到的进口肿瘤新特药。
9月11日,来自香港的“百年老字号”高登大药房在重庆两江新区开业,该药房计划今年内在重庆观音桥等主城商圈开设3~5家分店。该店的特色是内地游客赴港经常购买的“黄道益”活络油、天喜丸等品牌药品,均能在该店买到,且,价格则与香港相同。香港高登药业中国大区经理林志豪称,许多内地游客到香港冲着这些药的名气购买,但往往不知正确的使用方法,对此,该店内将配备香港卫生署专业药剂师提供用药指导。
据了解,重庆药店的数量为15530家,平均每店服务人数为1968人。药店如此密集,香港的同行反而选择进入,此举耐人寻味。同样值得思考的是,近期电商大举拓展线下实体店,着眼于未来的战略布局,其进入的模式恰恰是许多药店的“软肋”。
相对而言,这两家企业算是“外来户”。仍陷于价格战不能自拔的药店经营者们,是不是应当警醒,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