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身上有这4个“信号”,说明你血太黏!化血栓、防心梗吃它最管用!

血液粘稠引起的人体不适不是很明显,所以常被忽视。但是,血液粘稠却是万病之源,危害很大。


血液粘稠,流速减慢,这样,血液中脂质便沉积在血管的内壁上,引发管腔狭窄、供血不足,导致高血压心肌缺血冠心病脑血栓、肢体血管血栓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血液粘稠的早期症状我们一定要早觉察,防患于未然。



当心!四个信号说明你的血液太黏

一般来说,如果中老年人存在下面四种症状,说明体内的血液黏度可能比较高了,就应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

晨起头晕

晚上清醒

血黏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即感到头脑晕乎乎的,没有睡醒后大脑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吃过早饭后,大脑逐渐变得清醒。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最好。


午饭后

犯困

正常人午饭后也会有困倦感觉,但可以忍耐。血黏度高的人午饭后马上就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全身不适,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如果睡上一会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这是因为午饭后,血黏度高的人大脑血液供应不足出现的典型症状。


蹲着干活时

气短

血黏度高的人肥胖者居多,这些人下蹲困难,有些人根本不能蹲着干活,或者蹲着干活时胸闷气短。这是因为人下蹲时,回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使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憋气等。


阵发性

视力模糊

有些中老年人平时视力还可以,但常有暂时性视力模糊的情况。血黏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使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

哪些因素,会导致血黏度增高?

可别小看了这些信号背后的血液粘稠问题,它是引发很多老年病的罪魁祸首,比如高血压、心梗、脑中风等。


南昌大学二附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周为民介绍,影响血液黏稠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缺水,人体血液成分中的90%都是水,当水分缺失严重,就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


 血液中的红血球、蛋白质、脂肪、糖分等这些成分增多时,血液也会变黏稠;


 红血球和血小板结构改变时,会互相凝结成块,血液粘稠度会增加;


 血液中的细胞如红血球等变形能力减弱时,不能顺利从小血管中通过,也是造成血液黏稠的因素;


除此之外,吸烟、饮酒、忧虑、兴奋、惊恐等都会使血液黏度增高,剧烈运动、高血糖、高血脂也会增加血液的黏度。


一般来说,人在早晨时血液黏度升高,上午8时达到最高峰,下午开始下降,午夜至凌晨3时之间最低;外界温度过高时人体会大量出汗、发烧时人体水分丢失都会使血液黏度增高;寒冷时尿量的增加也会使其增高。

纯天然的“血液清洁工”




南昌大学二附院营养科副主任技师冯霁介绍,日常饮食中除了坚持服药且少吃油腻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外,不妨试试以下几款食疗汤,在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方面有一定辅助功效。


1. 保护血管壁—玉米番茄羹

鲜玉米200g,低脂牛奶1000ml,番茄400g,冰糖15g。番茄去皮切成丁,鲜玉米洗净剁碎,加入低脂牛奶、冰糖搅匀,小火煮熟勾芡即成。


玉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从而软化血管。而番茄中含有的番茄红素,亦有抗氧化损伤、保护血管弹性和软化血管的作用。


2. 血管清理剂—西兰花核桃羹

西兰花300g,核桃粉60g,冰糖30g。西兰花去根茎留花冠,加水煮,八分熟时,加入核桃粉、冰糖搅匀,勾芡再煮2分钟即可。


西兰花含有较多类黄酮,类黄酮是一种良好的血管清理剂,能有效清除血管上沉积的胆固醇,还能防止血小板聚集,减少心脏病的发生。核桃含丰富的磷,可营养脑神经,还含有大量亚油酸,和西兰花同食可增强软化血管的作用。


3. 通络降血压—紫菜芦笋汤

紫菜10g,绿芦笋150g。将芦笋切成小丁,紫菜加水煮5分钟后加入芦笋丁,煮开,加盐调味即食。紫菜历来被人们视为珍贵海味之一,素有“长寿菜”的美称。干紫菜中富含牛磺酸,可保护心肌、增强心脏功能,预防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芦笋中含有人体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及皂苷、多糖和黄酮类等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对高血脂症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脂和软化血管作用。


4. 给血管“瘦身”— 双耳汤

银耳(干)10g,黑木耳(干)10g,冰糖40g,将银耳、黑木耳用温水发泡、洗净、加冰糖、水适量,熟透时勾芡即成。


银耳中的银耳多糖可清除自由基,诱导人体产生抗体及干扰素,可治疗血管硬化。黑木耳中富含黑木耳多糖,有效地防止血栓的形成;同时能阻止血液中的胆固醇在血管上的沉积和凝结,可以给血管“瘦身”。

如果发现有以上哪些症状的话,就一定要注意了,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身体警告,千万不要把它们当成小事。转发出去,也提醒身边朋友注意吧~

内容转自公众号:新华云健康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有问题请联系
微信ID:
sybfyy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