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靠吃药增强免疫力?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导读


近日,申城早晚温差增大,稍有不慎人就会伤风感冒,甚至还会招惹上流感猩红热疱疹性咽峡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细菌来势汹汹,体虚多病者很容易中招,因此在发热门诊、呼吸科门诊中,总有患者和家属询问有没有服用之后能够“增强抵抗力”的药物。除了求助于医生,一些据称“有效”的验方也在坊间流传,如今相关信息更是搭上了以微信朋友圈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资讯快车,一时间广为流传。



  对这些“验方”稍加盘点,就会发现无外乎以下几类——维生素类,以维C、维A和维E为代表;生化制剂类,以辅酶Q10肌苷为代表;核酸类,以核酪为代表;中成药类,以玉屏风散为代表。上述药物不仅很多是非处方药,可以在药店乃至超市自行购买,还有一些甚至已经被商家制成了保健品,购买服用更加便捷。然而,服了这些就能增强免疫防感冒?在医生看来,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病因不同,没有万能药


  或曰“感冒”、或曰“着凉”、或曰“伤风”……上呼吸道感染虽俗称各异,但在公众心目中似乎只是一种单一的疾病。然而在打喷嚏、鼻塞、咽痛、咳嗽甚至发烧等“通用”症状背后,罪魁却是各种不同的微生物,如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人体的免疫系统也是如此,除了常规的“雨露均沾”的“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微生物),要围剿入侵人体的致病微生物,需要启动“特异性”免疫,针对每一种入侵微生物的作用机制都各不相同。人体的免疫系统如此,药物亦然,常见的宣称能“增强抵抗力”的药物,强化的一般是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所以很难对所有致病微生物一网打尽。



接种特定疫苗


  每年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之所以设定这样一个日子,旨在唤起公众对传染病防控的重视。纵观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疫苗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代医学的理论和实践都以证实,接种疫苗是应对特定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每年冬春是流感高发时节,平素体质较弱易患病的人群,以及某些高危人群(如在人群密集场所工作的人员),只要没有接种疫苗的禁忌症(如对鸡蛋蛋白过敏等),就应遵循专科医生的建议,接种流感疫苗。


  除了流感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也有对应的疫苗,高危人群可根据医生建议适时接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冬春时节罹患肺炎的几率较高,而肺炎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是一种“很容易治疗”的疾病,老年人由于往往存在多种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一旦罹患肺炎很容易出现各类严重并发症,肺炎已经成为老年人的五大死因之一。因此,建议60岁以上人群依据医生处方接种肺炎疫苗。




过量服用维生素有危害


  前文提到的一些具有“增强抵抗力”作用的药物,虽然很多列入非处方药管理,但并不意味着普通人群可以任意使用。古语云“用药如用兵”十分有道理,即便是非处方药,任意使用亦存在安全风险。


  维生素虽是生命所必须,但过量服用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如长期大量服用维C可诱发泌尿系统解释、维E可诱发血栓;核酪、肌苷等药物对于高尿酸、痛风人群风险较大,使用不当有可能加重病情;即便是所谓“安全、无副作用”的中成药,也有诱发过敏的风险,更何况用药不对证(祖国医学所说之“证”与西医所说之“症”之间不可画等号)所带来的影响。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网(上海) 

原标题:靠吃“药”增强抵抗力不可取,流感季节如何科学防感冒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