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前不要吃零食;不要把房间弄的乱七八糟;放学不要太晚回来;不要打弟弟…… ”
你经常给孩子发出“不”的指示,但是孩子好像总是听不进去,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就出去了。
当你对孩子说“不”的时候,真的意味着“不”吗?
如果你问孩子们的话,通常他们会告诉你说“不”事实上意味着“可以”或者有时候意味着“也许”。这种问题,多数是由于沟通时界限不够清楚导致的。很多家长认为当他们说“不”的时候,他们已经亮起了红灯,但在孩子们的眼里,看到的仍然是绿灯或者是闪烁的黄灯。因为他们知道顺从是可以选择的,并不是必须的。
坚定界限VS模糊界限
界限基本上分为两种:坚定的界限和含糊的界限。在给孩子们传达我们的规则和期望方面,这两种界限发出的信息是不一样的。
坚定的界限传递出清晰的信号。家长的语言有清晰明确的行动做支持,它给孩子传递出的信号是:服从不仅是被期待的,而且是必须要遵守的。在坚定的界限下养育大的孩子,知道听从家长的话,并能认真对待,而且一旦被要求时,总会非常配合。
但是,含糊的界限,对于父母传达规则和期望来说,则是一种模糊的信号。家长的语言往往缺少行动支持。它给孩子传递出的信号是:顺从是可以选择的,并非必须的。
在含糊的界限下养育大的孩子,常常对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并且经常逼着父母们不得不采取行动。对于一些、比较固执、较难管教和较难服从的孩子而言,含糊的界限势必会引发试探和亲子冲突。
为了让孩子合作,你使用的是哪一种信号呢?你的红灯真的是红灯吗?还是说它们等同于绿灯或者黄灯?
模糊的界限这样说
该洗澡了,好吗?
帮我一个忙,配合一下。
你没看见找在接电话吗?
你最好听话点。
该赶快行动了。
模糊的界限这样做
给孩子收拾烂摊子。
给孩子穿衣服,尽管他们自己会穿。
无视孩子的胡闹,希望它会停止。
当你心情好时,对孩子的胡闹熟视无睹。
孩子不服从时和孩子讲条件。
孩子大发脾气就表示妥协。
清晰界限这样说
我们不在客厅吃棒冰。
请把你的鞋子从沙发上拿下来。
出去玩之前把你的积木收起来。
记得五点半到家。
如果你在屋子里踢球,我就会把它拿走。
如果乱扔食物,吃饭就结束了。
清晰界限这样做
如果孩子无视你的要求,继续在客厅吃棒冰的话,那就拿走棒冰。
如果孩子没按要求在五点半到家,那就暂时把时间改到四点半,并持续几天。
如果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就暂时不允许他她参与。
当孩子拒绝关小声音,那就关掉电视。
因为粗心而毁坏或丢失玩具,就不提供新玩具。
也许你会说,这样清晰的界限,会不会让孩子感觉到被掌控了,反而激起他的逆反心理呢?
清晰界限,保持耐心
当然,如果是命令式地设置界限,孩子必然会抗拒。实际上,界限贯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不同场合的同一件事,界限就不一样:
比如在幼儿园吃饭,在餐馆和其他朋友吃饭和在家里吃饭,其行为就很不一样;
孩子理解能力有限,不一定一次就掌握,在不同的情景下,家长也要接受孩子会出格、忘事,反复提醒,建立起恰当的行为。
尊重孩子的感受
给孩子设置界限,难免会碰到大吵大闹抗拒规则的情况,很多家长都是在这个环节妥协的。如果孩子一哭泣吵闹有情绪,就打破刚刚建立的规则,那么只能说这是一种溺爱。
家庭治疗中非常强调感受,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但不意味着没有规则。孩子来情绪通常都是希望父母看到他,关心他爱他,当孩子发现你明白他的感受,你愿意接受他抗拒时候的歇斯底里,他就不再那么执着于自己想要的选择。
我们完全可以告诉孩子,我明白你现在很生气,你现在不能出去玩,你可以难过,我会在这里陪你,下次我们可以提前安排好玩和学习的时间,避免同样的情况再发生。
一个明确的理由
当我们给孩子设立一个界限时,也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理由。之所以对孩子说“不”那么困难,正是因为父母自己也还没有完全清晰为什么,有时候只是因为自己的一个情绪,或者有事着急而说“不”,这样往往会混淆孩子的界限感。
如果能以尊重的态度给孩子解释,孩子会更接受。张柏芝在《天天向上》里曾说,她带两个儿子去玩具店买东西,每次只能买一样玩具,她是这样跟孩子解释的:因为人生不可能得到所有东西,必须学会选择你最想要并珍惜的。于是,儿子们每次都细细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明确的理由就是界限的“靠山”,它比界限更重要,当孩子领会了理由的含义,那么在新的情景里,内化的理由也会帮助设立起正确的界限,比如上面张柏芝教育儿子的例子,如果儿子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或者一起吃饭,自然也会有节制,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必须学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