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急救小知识

  

症状

溺水: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缺氧窒息。溺水的症状因溺水程度而不同。重度的溺水者,若抢救不及时,4-6分钟内即可死亡。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切不可急于送医院而失去宝贵的抢救时机。

 

 

急救措施

1.立即清除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2.迅速进行控水。方法是:把溺者放在斜坡地上,使其头向低处俯卧,压其背部,将水控出。如无斜坡,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患者腹部横置于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按压其背部,将口、鼻、肺部及胃内积水倒出。


 

3.对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应立即进行心脏骤停急救和人工呼吸急救。

 

                                心脏骤停


症状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胸腹部没有起伏的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可判定病人心跳骤停。

 

 

急救方法

 

心脏骤停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千万不要坐等救护车到来再送医院救治。要当机立断采取以下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

 

1)胸外心脏按压:解开病人衣服暴露胸廓,按压双乳连线中间点,双手叠抠,腕肘关节伸直,垂直用力,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连续按压30次;

2)紧接着检查口鼻异物,托下颌,压额头,使下颌上翘,头部后仰,有利于通气;迅速清除咽部呕吐物;同时嘴包嘴,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交替进行,直至抢救成功。

3)若发现病人脸色转红润,呼吸心跳恢复,能摸到脉搏跳动,瞳孔回缩正常,说明抢救有效。

4)头敷冰袋降温,避免大脑缺血水肿,脑神经损伤加重。

5)急送医院救治。

注意事项

1.胸廓按压速度不能低于100/分钟,不能高于120/分钟;

2.胸廓按压的深度不能浅于5cm,不能深于6cm

3.如果现场有心脏除颤仪,需要立即除颤,不可先按压,再除颤。


                                 人工呼吸


定义

人停止呼吸几分钟,就会死亡;大脑即使缺氧短短4分钟,也会引致永久性的损害,因此应尽快把空气送入肺内。人工呼吸是指人为地帮助伤病患者进行被动呼吸活动,使患者体内外进行气体交换,达到促使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的救治目的。

 

 

急救方法

口对口呼吸法:

1.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衣领解开,腰带放松;

2.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托起颌部使患者头部尽量往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向患者口内连续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出1/3左右的气,直到患者胸廓抬起,停止吹气,松开贴紧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将脸转向一旁,用耳听是否有气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为第二次吹气做准备,当患者呼气完毕,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


 

口对鼻呼吸法: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是,用手托住患者下颌并使其口唇严密封闭,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吹气和观察方法同上。

 

 

注意事项

1.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泥、痰等肮脏异物,如有假牙亦应取出,以免假牙脱落坠入气管。

2.仰卧人工呼吸时必须拉出患者舌头,以免舌头后缩阻塞呼吸。

3.对怀孕女性或者胸、背部有外伤和骨折者,应选择适当姿势,防止造成新的伤害。

4.一般情况下应就地做人工呼吸,尽量少搬动。

5.将患者置于空气流通的场所。使其头后仰,可在肩下垫枕头或其他物品,使其气管直顺。

6.人工呼吸要有节奏(约每分钟 20 次),并耐心地进行,直到恢复自动呼吸为止。

 

                                鱼骨刺喉


急救办法

1.请他人或自己用镜子观察咽喉部位,若发现鱼刺,可用长镊子或筷子夹住异物,轻轻地拨出即可。

2.如果没有发现鱼刺,切不可盲目用土方法,很危险,应该到医院取刺。

 

注意事项

1.较大或扎得较深的鱼刺,不能让患者使用吞咽馒头、饮水等方法,虽然有时这种方法可以把鱼刺除掉,但潜在的危险是:有时候不仅没把鱼刺除掉,反而使其刺得更深,甚至突破食道,引发胸腔感染等严重后果。

2.不可以拖延过久,认为时间长了鱼刺会自动脱落,许多人因为延误导致严重的咽部感染。

 

                                   烫 伤


急救办法

一旦发生烫伤后,无论是开水烫伤还是蒸汽烫伤,应先降低烫伤皮肤温度,减少烫伤处的进一步损伤,同时用水冲洗也能减少疼痛。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

如果伤口没有破开,则侵泡10分钟左右。如果伤口处已经破开,就不可再行侵泡,以免感染。

 

 

禁止

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也不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不要急切的脱掉衣物,当烫伤处在有衣物覆盖的地方时,不要着急脱掉衣物,以免撕裂烫伤后的水泡,可先行用水冲洗降温,再小心的去掉衣物。

 

 

注意事项

烫伤过于严重时,达到三级烫伤时应先用干净纱布覆盖或暴露,并迅速送医院治疗。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医院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烫伤处应避免在阳光下直射,包扎后的伤口不要触水,烫伤的部位也不要过多活动,以免伤口与纱布摩擦,增加伤口的愈合时间。

 

 


急救办法

1.用稍凉的湿毛巾(约25℃)在额头、脸上擦拭。

2.用温水(37℃左右)冲澡,可使皮肤的血管扩张,体热散出;将发烧后的汗渍洗去,清洁的皮肤会有利于康复。

3.体温38℃以上者可使用冰袋降温,注意在冰袋外面包裹干毛巾或棉垫,避免冻伤皮肤;冰袋可放置于腋下或大腿根部等血管丰富部位,有利于散热。  

4.70% 的医用酒精,擦拭四肢及背部,酒精的挥发作用可有效降温。

 

 

注意事项

1.卧床休息:发烧时请卧床休息,以利於恢复体力,早日康复;

2.补充水分:发烧时,汗液增多,体内水分和盐分会同时加快流失,应该多饮用凉白开、果汁等,注意补充盐分。  

2.避免捂汗,因为这会使身体不易散热,而且加重发汗,引起脱水并加重不适。

3.及时就医:发现任何发热,必须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并遵照医生嘱咐,定时定量服用退烧药物,以及对病因的治疗。

 


急救办法

1.盐水或酒具有杀菌功效,用它们漱口几遍,可减轻或止住牙痛。 2.用手指按摩压迫合谷穴(手背虎口附近),可减轻痛苦。  

3.如果伴有牙根跳痛,多为牙龈脓肿引起,可用冰袋冷敷颊部缓解疼痛。


禁止

睡前禁食含有糖分或米面类食物,否则会加重细菌在口腔的繁殖。勿吃冷、热、酸、硬的食物。

 

注意事项

1.牙齿重在保健,牙病重在预防。关键在于保持口腔卫生,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刷牙的动作应该轻柔,方向应与牙缝方向一致,这样既可达到清洁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又可以按摩牙龈、改善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

2.上火的时候容易诱发牙痛,故应该采用清淡饮食,保持心情的平静,避免上火。

3.止痛不等于治疗,许多牙痛背后隐藏着其他疾病,当用上述方法不能止痛,应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并对应治疗。

 

食物中毒


急救办法

1.如进食的时间在1-2小时之内,可采取快速饮用冷盐水、姜汁等催吐,也可用手指、筷子或鹅毛刺激咽喉催吐,尽快排出毒物。

2.如进食中毒食物时间已超过两小时,则可服用番泻叶等泻药促进毒物排泄。

3.如果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而引起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亳升,加水200亳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禁止

一旦怀疑食物有毒,应立即禁止自己或他人停止使用该食物;并妥善保存食物,避免他人误食。

 

注意事项

1.购买和食用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食物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

2.加工、贮存食物时要生、熟分开,隔夜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加热煮透。

3.烹调食物和进餐前要注意洗手。接触生鱼、生肉和生禽后必须再次洗手。

4.进餐后如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自行救治;如果症状不能缓解或加重,需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救治。

 

流鼻血


急救办法

站在水龙头旁,用一只手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同时用另一只手不停接取冷水拍到面部,降低面部温度,以达到收缩血管的作用。一般的流鼻血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很快止住。

 

禁止

出现流鼻血,禁止将头向后仰起,那样容易使鼻血流进呼吸道并吸进肺里,不仅不能止血,而且很危险。

 

注意事项

1.因空气过于干燥可诱发鼻腔出血,所以应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

2.老人平日活动时动作要慢,切勿用力擤鼻;对于儿童鼻出血患者应纠正患儿挖鼻、揉鼻、好奇放置异物等易导致黏膜损伤的不良习惯。

3.上火的人容易出现流鼻血,饮食方面多吃水果蔬菜,忌辛辣刺激饮食。

4.急性流鼻血超过20分钟不能止血的,需要找医生查找原因;长期反复流鼻血,需要警惕鼻咽部肿瘤、肺出血及白血病等严重疾病。

 

4.对慢性间歇性发作的腹痛伴有便血、大便形态改变者,要排除腹部肿瘤的可能。



重要提示:紧急情况下,呼叫120电话和现场急救必须同时进行;掌握急救知识可以救命,但不代表你已经具备专业的急救本领和经验;最终要以医生对实际情况的判断为准进行救治。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