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原料药】美容业、“银发潮”助透明质酸市场爆发式增长


  透明质酸(又名“玻璃酸”或“玻尿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生物体内(包括人体)的高分子多糖物质。近10年里,作为美容行业的主要原料,玻尿酸在国际市场异军突起,引起了医药人士的广泛关注。

  

  美国厂商早在1960年代即已从家禽屠宰厂的下脚料公鸡鸡冠里提取出药用级透明质酸,当时主要用作眼科手术里的防粘连剂。由于鸡冠里透明质酸含量低及分离提纯工艺非常复杂等原因,当时国际市场上每公斤药用级透明质酸售价高达1万~2万美元。

  

  至1970年代末,全球药用级透明质酸总产量不过区区数百公斤。1980年代初,日本中外制药株式会社等公司率先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获得成功,从此开创了透明质酸产业的新天地,其市场价格也迅速回落。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透明质酸的四大医药应用领域为:1.治疗/缓解骨关节炎;2.眼科手术中作为防粘连剂;3.皮肤填充剂(美容行业最大用途);4.膀胱输尿管防反流剂。另据报道,透明质酸还有一些新发现的用途,如抗肿瘤、治疗干眼症以及皮肤除皱剂等等。

    

新用途促市场增长

  

  凭借大吨位发酵罐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单位发酵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透明质酸总产量快速上升,为透明质酸市场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据国外媒体报道,1990年代中期,世界药用级透明质酸市场规模大致在4.2亿~5.5亿美元。但到2010年后,全球透明质酸市场总销售额已突破100亿美元,丹麦、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三大透明质酸生产国和出口国。

  

  为何2010年后国际透明质酸市场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据西方医药媒体分析,最主要的因素是,透明质酸作为一种无毒无害的生理性材料在美容/整容业找到了新的用途。据欧洲整容行业协会的统计,2012年全球整容业总产值高达168亿美元,透明质酸贡献了其中60%~70%的份额。透明质酸已成为各国美容及整容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

  

  推动国际透明质酸市场高速增长的另一因素是来势汹汹的“银发潮”。老年人易患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和老年白内障,这2种疾病的治疗均需用到透明质酸。1993年德国眼科大夫首先发现,给患有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的老人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可缓解其疼痛症状,并恢复其行走能力。这一新发现在国际骨科杂志上发表后,引起各国医生的广泛关注,此后注射透明质酸成为各国医生治疗骨关节疼痛的通用方式。据国外报道,近几年来“注射级透明质酸”年销售额正在以几何级数增长,其中大部分用于治疗老年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变。

    

天然提取产品售价高

  

  目前,国际市场上,透明质酸原料药生产方式主要有2种,即天然原料(鸡冠或猪眼球等)提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据了解,美国至今仍坚持利用鸡冠提取生产药用级透明质酸,产品不仅供本国医学界使用,还出口至加拿大和墨西哥等邻国。微生物发酵法主要为日本、法国、意大利、丹麦和中国等国家的透明质酸生产厂家所采用。

  

  据国外报道,天然提取和发酵法生产的透明质酸产量比为2:98(%),但由于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不同,天然提取的透明质酸售价为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几倍。至2015年,全球天然透明质酸与发酵法生产的透明质酸产量合计已突破300吨大关(国外有消息称,去年全球透明质酸总产量已接近400吨),主要源于国际美容业对透明质酸的巨大需求。据国外媒体报道,至2020年全球透明质酸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9.2%~9.5%,这在医药行业属于了不起的增长速度。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透明质酸产业起步较晚。直到1980年代前,我国仅有江浙沪等沿海省市的生化制药厂利用鸡冠为原料,少量生产透明质酸(估计当时全国透明质酸总产量不过一二十公斤),质量也达不到发达国家的药用级透明质酸标准。

  

  1980年代中,我国制药企业开始试验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并获成功,此后国产透明质酸产品正式进军国内外市场。据悉已获透明质酸生产批文的国内厂家有5家,即上海昊海生物科技公司、上海佰加壹(现更名为上海景峰药业)药业公司、山东福瑞达药业、山东东营佛思特公司与杭州协合医疗器械公司等。

  

  据了解,国内还有一二十家中小企业利用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产品,但这些公司的产品多为食品级透明质酸,卖价不到药用级透明质酸的10%。综合各消息来源,目前我国透明质酸总产能已达200~250吨,其中药用级/化妆品级透明质酸产量在百吨左右,我国出口的透明质酸约占国内透明质酸总产量的52%。


■编辑 范晓艳

上周阅读TOP 5

回复“TOP”轻松获取上周最热门文章!


更多深度报道见《医药经济报》~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