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卫计委发文,基层医护人员有得忙了!

4月11日,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启动。做为基层护士的你,这一年都要做些什么?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与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启动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并于4月10日发布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下面简称《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提升年活动”,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突出服务特色,改进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升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用率和获得感,为建设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打好基础。


二、实施主体


在各级地方政府、卫生计生、中医药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组织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参照有关要求执行。


三、重点工作内容


由于重点工作内容繁杂,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一些与护理工作相关内容供大家了解:


1、医护建组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将签约服务的责任主体落实到医生个人,加强以医护组合为基础的团队建设,完善签约团队工作机制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根据服务能力和需求,不断完善签约服务内容,在基础性签约服务内容基础上,鼓励拓展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可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远程健康监测等,通过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提高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感受度。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人群为重点,以疾病管理和预防保健服务为切入点,提高签约服务利用率,逐步扩大签约服务范围。


2、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急救培训


加强急诊、院前急救、基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独立设置抢救室,合理配置给氧设施、吸引器、洗胃机、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机(呼吸囊)、除颤仪、喉镜等急救设备和药品,改善基层急救硬件条件。完善基层医务人员基本急救技能培训制度,以区域为单位,加强二级以上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救技能的指导与培训,按计划开展人员轮训。加强对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洗胃、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基本急救技能的标准化培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急救技能水平,提高对循环、呼吸、肾功能衰竭、急性中毒、休克等急危重症患者初步诊断和急救处理能力。 


3、基层住院服务重点向社区、康复护理发展


结合区域医疗卫生需求和机构基础条件,合理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加强住院服务能力建设,开展与机构人员资质、技术准入、设施设备相适应的住院、手术、分娩等服务。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协作医院开设联合病房,提升基层住院诊疗服务能力,提高床位使用效率,方便居民群众就医。根据分级诊疗的需要,基层住院服务重点向社区护理、康复方向发展,有条件的可设置安宁疗护、老年养护病床,为二级以上医院下转患者提供必要的诊疗条件。 


4、提高检验检查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验检查能力建设,合理配置和更新必要的设施设备,开展常规检验、心电、超声、X线摄片检查服务。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发挥第三方机构作用,建立影像、心电、检验、消毒供应等区域中心,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模式,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5、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鼓励独立设置中医馆、国医堂等形式的中医综合服务区,突出中医文化特色。加强中西医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大力推广针刺类、灸类、刮痧类、拔罐类、中医微创类、推拿类、敷熨熏浴类、骨伤类、肛肠类等中医药技术方法,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中医规范化诊疗服务能力。在老年人、儿童、孕产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等人群的健康管理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内容,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6、基层建立质控中心


强化依法执业,加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依法执业意识。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遵循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相关病种临床路径,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依托区域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完善基层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培育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文化意识。加强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等临床用药管理,运用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点评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降低抗菌药物、静脉输液使用率。


7、推进居家医疗卫生服务


开展家庭出诊、家庭病床、巡回医疗等居家医疗卫生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鼓励开展压疮、人工造口、人工造瘘、膀胱冲洗、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糖尿病足等社区护理服务,提升基层居家医疗服务能力。 


8、提升信息化水平


推广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中心的建设和应用,利用临床指南知识库、循证医学临床路径应用指南等辅助诊断技术,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行为。探索人工智能、移动健康监测、健康医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基层的应用,依托互联网提供网上预约、咨询查询、就医导诊和居民健康动态监测等服务,引导居民参与自我健康管理。 


9、开展宣传月


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每个基层医疗机构近期都要做的一件事。


为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成效。加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力度,集中开展一次宣传月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服务项目的认识。大力开展项目规范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服务内容、标准、要求的执行能力。


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筛查力度,及时发现病人并纳入健康管理,强化防治结合,在日常医疗服务工作过程中开展随访服务。加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提高对主要健康问题的识别能力,对于筛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应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提高社区卫生诊断能力,以健康档案、健康体检、临床诊疗数据为依据,分析辖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干预。加强与村(居)委会、驻区单位的协作,不断丰富社区健康教育手段和形式,普及健康和公众自救互助知识与技能,提高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规范疫苗管理,统一采购、全程冷链,确保预防接种安全。


据了解,有些省份为了为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知晓率,已经将4月份定位宣传月,要求当地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公卫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并要将资料收集向当地基层卫生处提交。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