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学龄前儿童科学饮食,看看最新指南怎么说?

陶钧阁


《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2016)》由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指南修订专家组制订。指南适用于2周岁以后至未满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

基于学龄前儿童生理和营养特点,该指南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基础上增加了如下推荐:

推荐一
规律就餐,自主进食不挑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学龄前儿童的合理营养应由多种食物构成的平衡膳食来提供,规律就餐是其获得全面、足量的食物摄入和良好消化吸收的保障。

此时期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迅速, 自我意识和模仿力、好奇心增强, 易出现进食不够专注,因此要注意引导儿童自主、有规律地进餐, 保证每天不少于三次正餐和两次加餐,不随意改变进餐时间、环境和进食量;注意培养儿童摄入多样化食物的良好饮食习惯,纠正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


实践指导1合理安排学龄前儿童膳食


学龄前儿童每天应安排早、中、晚三次正餐, 在此基础上还至少有两次加餐。

加餐时间:一般分别安排在上午、下午各一次, 晚餐时间比较早时,可在睡前2 小时安排一次加餐。

加餐食物: 以奶类、水果为主, 配以少量松软面点, 晚间加餐不宜安排甜食, 以预防龋齿

儿童膳食特点:

1)两正餐之间应间隔 4 ~ 5 小时;

2)加餐与正餐之间应间隔 1.5~2 小时;

3)加餐份量宜少,以免影响正餐进食量;

4)根据季节和饮食习惯更换和搭配食谱。


实践指导2引导儿童规律就餐、专注进食

由于学龄前儿童注意力不易集中,易受环境影响,如进食时玩玩具、看电视、做游戏等都会降低其对食物的关注度,影响进食和营养的摄入。

1)尽可能给儿童提供固定的就餐座位,定时定量进餐;

2) 避免追着喂、边吃边玩、边吃边看电视等行为;

3) 吃饭细嚼慢咽但不拖延, 最好在 30 分钟内吃完;

4)让孩子自己使用筷、匙进食,养成自主进餐的习惯,既增加儿童进食兴趣, 又培养其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实践指导3避免儿童挑食、偏食


学龄前儿童仍处于培养良好饮食行为和习惯的关键阶段, 挑食偏食是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由于儿童自主性的萌发, 对食物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喜好, 出现一时性偏食和挑食,此时需要家长或看护人适时、正确地加以引导和纠正,以免形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

家长良好的饮食行为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建议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并与儿童一起进食, 起到良好榜样作用, 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应鼓励儿童选择多种食物,引导其多选择健康食物。对于儿童不喜欢吃的食物,可通过变换烹调方法或盛放容器或采用重复小份量供应,鼓励尝试并及时给予表扬加以改善,不可强迫喂食。

通过增加儿童身体活动量,尤其是选择儿童喜欢的运动或游戏项目,能使其肌肉得到充分锻炼,增加能量消耗, 增进食欲,提高进食能力。此外,家长应避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的措施。


推荐二
每天饮奶,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

儿童摄入充足的钙对增加骨量积累、促进骨骼生长发育,预防成年后骨质疏松有重要意义。


实践指导1培养和巩固儿童饮奶习惯


我国 2~3 岁儿童的膳食钙每天推荐量为 600 mg,4~5 岁儿童为 800 mg。奶及奶制品中钙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 是儿童钙的最佳来源。目前,我国儿童钙摄入量普遍偏低,对于快速生长发育的儿童,应鼓励多饮奶,建议每天饮奶300~400 ml 或相当量奶制品,可保证学龄前儿童钙摄入量达到适宜水平。

家长应以身作则常饮奶, 鼓助和督促孩子每天饮奶,选择和提供儿童喜爱和适宜的奶制品,逐渐养成每天饮奶的习惯。

如果儿童饮奶后出现胃肠不适(如腹胀、腹泻、腹痛等)则可能与乳糖不耐受有关,可采取以下方法加以解决:

1)少量多次饮奶或吃酸奶;

2) 饮奶前进食一定量主食,避免空腹饮奶;

3) 改吃无乳糖奶或饮奶时加用乳糖酶。


实践指导2培养儿童喝白开水的习惯


建议学龄前儿童每天饮水 600~800ml,而且,应以白开水为主,避免饮含糖饮料。儿童胃容量小,每天应少量多次饮水( 上午、下午各2 ~3 次),晚饭后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宜在进餐前大量饮水,以免充盈胃容量,冲淡胃酸,影响食欲和消化。

家长应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并告知儿童多喝含糖饮料对健康的危害。同时家中常备新鲜的凉开水,提醒孩子定时饮用,家长尽量不购买可乐、果汁饮料,以避免将含糖饮料作为零食提供给儿童。由于含糖饮料对儿童有着较大的诱惑,许多儿童容易形成对含糖饮料的嗜爱,需要给予正确引导。

家庭自制的豆浆、果汁等天然饮品可适当选择,但饮后需及时漱口或刷牙,以保持口腔卫生。


实践指导3正确选择零食


零食是学龄前儿童全天膳食营养的补充,是儿童饮食中的重要内容,零食应尽可能与加餐相结合,以不影响正餐为前提。


选择零食需注意:

1)宜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食物,如奶制品、水果、蔬类、坚果和豆类食物;

2)少选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

3)零食最好安排在两次正餐之间,量不宜多,睡觉前 30 分钟不要吃零食;

4)吃零食前要洗手,吃完漱口;

5)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避免整粒的豆类、坚果类食物呛入气管发生意外,建议坚果和豆类食物磨成粉或打成糊食用。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可引导儿童认识食品和标签,学会辨识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推荐三
食物应合理烹调, 易于消化, 少调料、少油炸

从小培养儿童清淡口味, 有助于形成终生的健康饮食习惯。在烹调方式上,宜采用蒸、煮、炖、煟等烹饪方式,尽量少用油炸、烤、煎等烹饪方式。对于3 岁以下幼儿膳食应专门单独制作,并选用适合的烹调方式和加工方法,应将食物切碎煮烂,易于幼儿咀嚼、吞咽和消化,特别注意要完全去除皮、骨、刺、核等;大豆、花生等坚果类食物,应先磨碎,制成泥糊浆等状态进食。

膳食制作注意点:

1)在为学龄前儿童烹调加工食物时,应尽可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让儿童首先品尝和接纳各种食物的自然味道;

2) 口味以清淡为好, 不应过咸、油腻和辛辣,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味精或鸡精、色素、糖精等调味品;

3) 每人每次正餐调和油用量不多于 2 茶匙(10ml),可选择常温下为液态的植物油,应少选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

4)长期过量食用钠盐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风险,为儿童烹调食物时,应控制食盐用量,还应少选含盐高的腌制品或调味品。

5)可选天然、新鲜香料(如葱、蒜、洋葱、柠檬、醋、香草等)和新鲜蔬果汁(如番茄汁、南瓜汁、菠菜汁等)进行调味。


推荐四
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 增进对食物的认知与喜爱


学龄前儿童生活能力逐渐提高,对食物选择有一定的自主性, 开始表现出对食物的喜好。鼓励儿童体验和认识各种食物的天然味道和质地,了解食物特性,增进对食物的喜爱。同时应鼓励儿童参与家庭食物选择和制作过程,以吸引儿童对各种食物的兴趣,享受烹饪食物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就。


推荐五
经常户外活动, 保障健康生长

鼓励儿童经常参加户外游戏与活动,实现对其体能、智能的锻炼培养,维持能量平衡,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合成和钙吸收利用。此外,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有效减少儿童近视眼的发生。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身高、体重可反映儿童膳食营养摄入状况,家长可通过定期监测儿童的身高、体重,及时调整其膳食和身体活动,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避免消瘦和超重肥胖。3 岁以上的儿童也应每半年或一年测量一次。

学龄前期儿童每天应进行至少 60 分钟的体育活动,最好是户外游戏或运动,除睡觉外,尽量避免连续超过1 小时的静止状态,每天看电视、玩平板电脑、看手机视屏等累计时间不超过2小时。

建议每天结合日常生活多做体力锻炼(公园玩耍、散步、爬楼梯、收拾玩具等)。适量做较高强度的运动和户外活动,包括有氧运动( 骑小自行车、快跑等)、伸展运动、肌肉强化运动( 攀架、健身球等)、团体活动( 跳舞、小型球类游戏等)。减少静态活动( 看电视、玩手机、电脑或电子游戏)。





房沙沟卫生服务站,房凤亮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治疗不孕不育·月经不调.各种阴道炎.宫颈糜烂·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康复理疗室专业治疗颈肩腰腿疼·颈椎病.静脉曲张;现开展鼻炎治疗专科,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

健康服务热线:0539--8589818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