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健康宣教】初夏宜祛湿 中医艾灸正当时

    初夏时节,风暖花香,柳絮轻飏,天气多雨少晴,正如北宋词人贺铸《青玉案》所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梅雨季节。

        从中医五运六气的角度分析,五月下旬开始进入一年六气中的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太阴湿土,很明显这是一个偏潮湿闷热的夏天,今年的夏天注定被重重的湿气所笼罩,医谚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由于现代人爱吃冰饮、甜食,使得体内原本就有内湿,现在又遇上如此浓重的外湿,两邪交攻之下,很容易致病!

   湿气在“六邪”中是最为难缠的,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气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临床上的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都跟湿邪有关。

由此可见湿邪危害之大,祛湿之必要--尤其在今夏!


   《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无疑是湿邪的一大克星。

习水县中医院推荐的五大艾灸祛湿要穴:

1、脾俞:利湿升清,益气壮阳

位置: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

2、中脘:健脾和胃,化湿降逆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3、足三里: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4三阴交:行气活血,调补肝肾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5、身柱:补气壮阳,调和气血

位置: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3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