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三伏贴”的概念
三伏贴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贴敷方法,运用“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的相关原理,在每年农历夏季三伏天时以中药对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使药物持续性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 二、“三伏贴”的作用原理
1、药理作用:通过药物的发散走窜,借助腧穴,透入肌肤,凭借诸穴部位对药物进行吸收。
2、经络腧穴作用: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达到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3、节气作用:“春夏养阳、热在三伏”,在三伏天应用贴敷疗法,充实人体真元之气,保持机体阴阳平衡,以其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获得人与自然的统一。
█ 三、选择“三伏天” 原因
夏天的“ 三伏” 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驰,毛孔张开,药物更容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功能。
三伏天: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
(1)《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2)“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火克金,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
█ 四、“三伏天”的计算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公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末伏第10日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 四、2017年“三伏贴”的时间
预前贴:2017年7月2日-2017年7月11日
共10天(庚寅日始)
初伏贴:2017年7月12日-2017年7月21日
共10天(庚子日始)
中伏贴:2017年7月22日-2017年7月31日
共10天(庚戌日始)
闰中伏:2017年8月1日-2017年8月10日
共10天(庚申日始)
末伏贴:2017年8月11日-2017年8月20日
共10天(庚午日始)
加强贴:2017年8月21日-2017年8月30日
共10天(庚辰日始)
五、三伏贴的功效
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六、三伏贴的贴敷部位
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部位,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同时根据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膻中、风门、肾俞、足三里等等。另外,在贴敷前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
七、贴敷注意事项
1、贴药时间:皮肤耐受程度为指标,根据个体差异掌握时间,成人一般贴6-24小时为宜;小儿酌减。
2、凡易发生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贴药后密切观察皮肤,如发生局部不适,及时除去药物。
3、贴药后皮肤有热感、红晕等均属正常现象,如时间过长起水泡,可在局部消毒后用消毒针头将水泡挑破,排出水液后涂上龙胆紫,覆盖消毒沙布,防止感染。
4、贴药的部位十小时内不宜着冷水,也不可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的物品擦洗,可用温水洗澡,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5、贴敷期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止大量出汗。
6、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7、孕妇、幼儿、人体颜面部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8、 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八、贴敷禁忌症:
1、贴敷期间,忌烟、酒及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三天内忌食虾蟹、牛肉、鹅鸭、花生、芋头及蛋类食物。
2、外用品忌入口,孕妇及皮肤过敏者禁用、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
3、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肺结核、肺癌咳血者禁用;急性咽喉炎、发烧、痰黄等急、热症患者也不宜用此疗法。
4、贴敷当天禁止游泳、淋雨、使用冷气。洗浴时,局部用清水冲洗即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等。
5、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微痒及烧灼感,属药物正常反应。外用抗过敏软膏即可,少数病人皮肤贴敷部位出现浅色印记,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个别病人贴敷部位出现起泡、起疹、化脓,禁止抓挠,可局部涂擦红霉素、烧伤软膏,严重者应到门诊就诊。
6、冬病夏治属中医特色疗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辨证施治,如若不按章法乱用药物,不仅无益于养生防病,甚至会诱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