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143万份,较2015年增长2.3%。报告数的增加跟药品质量安全没有直接关系,表明我国发现和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对药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分析,保障用药安全。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药品上市后安全监管的重要支撑,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及时控制药品安全风险。报告显示,2016年,收到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42.3万份,占同期报告总量的29.6%,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1.4个百分点。这个比例的提高,显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总体报告可利用性持续增加。
报告提示公众要注意一些用药安全问题。从药品种类来看,2016年,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占36.2%,虽连续六年下降,但仍居首位,其合理使用问题须注意。从给药途径来看,静脉注射给药占59.7%,这提醒公众要遵循基本的用药原则,能口服、外用给药就不选用注射给药。从年龄来看,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报告占23.4%,14岁以下儿童患者的报告占9.9%,老人和儿童用药安全问题须关注。
丁建华强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多了,并不意味着药品安全水平下降,而意味着我们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全面,对药品的风险更了解,风险更可控,对药品的评价更加有依据,监管决策更加准确。同样,在医疗实践中,能及时地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程度,并最大限度地加以避免,也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陈海波
原标题:我国药品风险监控能力进一步加强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