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养气血胜过吃补药!4个动作帮你活气血(附真人示范)

  我们形容一个人身体好,通常认为其“气色好”,反之,气血不足则是不够健康的表现。那么,气血到底是什么,气血不足时又该如何调理?中医专家为你详细解读。 


什么是气血?

     


  如果把人体比作生长植物的话,气就是阳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使其茁壮成长。这一点,不仅对整个人体如此,对每一个脏腑也是如此。



这些症状自测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的临床表现非常广泛,气虚和血虚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出现。以下是气血不足的十大主要表现。



健忘心悸

  心主血脉,又主管人的精神活动,心的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所以常表现为心慌气短、健忘。

      

视物昏花


  “肝开窍于目”,眼睛干涩昏花、视物功能下降,多与肝的气血不足有关。

      

面色萎黄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面色萎黄无光泽,易感到浑身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皮肤粗糙

  气血对人体的肌肤有重要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气血不足则肌肤有失濡养,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发暗、发黄或没有光泽,甚至长斑。

      

头发干枯

  “发为血之余”,意思是说头发的生长依赖血的滋养,而“血”的上行又赖于“气”的推动,因此气血不足时头发干枯会没有光泽。

      

失眠多梦

  心肝气血不足,则心不能藏神、肝不能藏魂,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易醒或多梦。

      

月经量少

  女子的月经与气血的关系尤为密切,如果气血不足,常会出现月经量减少,甚至月经停闭。

      

头晕耳鸣

  大脑的功能需依赖气血的充养,且精血、精气之间可以互生互化。


  若气血不足,不能上充头目,或致肾精亏虚,可见头晕耳鸣。


 

4步补出好气血


  中医认为,阴阳和谐,气血健旺,经络顺畅,则百病不生。因此,养足气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大体可通过4个步骤来调理。


 

第1步

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 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 还可煎服“参芪术茶”:取党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淮山药3克、升麻3克,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冲饮至味淡,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之效。

      

第2步

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


  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第3步

食药膳


  补气可食“四君子汤”,此方有益气健脾之效。


  取人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与羊肉炖食即可。


  补血可用“四物汤”,是中医养血的经典药方。


  取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时,空腹热服。

      

  用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何首乌、枸杞子、阿胶、丹参等中药与补血的食材如红枣、龙眼肉、山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猪肝、猪血、乌鸡、红糖等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之效。

      

第4步

远寒邪

  中医认为,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

      

  在家要忌食寒凉、温水泡脚、勤做按摩。老人气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


4个小动作,让气血活起来

眨眼



  用力眨双眼数次,然后双侧眼球依次左视、右视、转动。重复10次后凝视远方1分钟。


  有利于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


  提醒:高度近视者转动眼球时速度要慢。


转头



  • 不管坐着或是站着,只要有空闲就可闭上眼睛,先抬头尽量后仰,再低头使下颌尽量抵到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


  • 然后头部缓慢绕圈,做圆周运动,向左右两侧各倾斜10~15次。


  • 最后将腰背挺直靠在椅背上,两手在颈后抱拢片刻。


  颈部按摩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颈部肌肉力量,缓解落枕、颈椎病、颈肩臂疼痛等病症。


  提醒:老人做此动作时不可过于激烈,以免造成伤害。上班族每隔1~2小时最好活动5~10分钟。


叩腰



  • 双手握空心拳,反手背后,以双手拳背缓慢、有节奏地交替叩击腰骶部。


  • 可从骶部向上叩至手不能及为止,再向下叩击至骶部,如此反复。


  • 也可两手搓热,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附近。


  • 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督脉循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沿脊柱上行,经常叩腰骶部不仅能疏通血脉和强壮腰脊,还能固精益肾,对脊背疼痛、腰膝酸软等有较好疗效。


  提醒:手法要平稳,力量由轻到重,不可突然使蛮力。


踮脚



  • 双脚同时踮起,只用脚尖着地,两腿不停地上下抖动。


  • 两腿肌肉不停收缩和放松能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 还可双足并拢着地,用力抬起脚跟,然后放松,重复20~30次。

  

  踮脚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可锻炼屈肌。从经络角度看,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使下肢气血运行通畅并温养肌肉。


  提醒:久坐的人最好1小时左右做1次踮脚运动。


(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版权与荣誉属于原作者)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