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中医拿着处方去医院药房或药店配药时,我们习惯叫“抓药”。平时家里要是有人想喝中药调理下身体,也习惯说去药店“抓点中药”来调理调理。中药为什么要“抓”呢?原来这跟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有关。
据传唐代时,药王孙思邈经常外出行医。只要听说哪里有好的药材,他就不畏艰险去采摘。因为采的药材很多,它们的性味功用又不同,所以不能混杂放在一起。为了便于分类放置和使用,孙思邈特意做了一个围兜,在围兜上缝制了许多小口袋,凡采到一种药材,就装到一只小口袋里,这样使用起来就格外方便。
有一次,孙思邈行医采药来到一个村庄,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村姑,原来这位村姑的小腿被狗咬伤了,鲜血直流。他急忙从围兜里拿出一种药给这位村姑敷上,不一会血就止住了,疼痛也减轻许多,村民忙拜谢药王。后来人们发现,孙思邈每次行医治病都是从围兜里一小撮一小撮地抓药出来,这也成为了他行医的“标志”。
孙思邈的做法影响了许多其他行医和开药铺的人,大家纷纷效仿他将药物分门别类地摆放,并将药柜做成一格一格的小抽屉,小抽屉再隔成3~4个方格来放置各种药材,这种“抽屉”叫百子柜。每个抽屉正面都会刻上药名,以便配药。而取药的手法,则千百年来未变,如果是位熟练的老药工,只要在小格里用手一撮,用戥子一量,份量就能分毫不差。直至今天,病人到中药店买药时,仍习惯叫“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