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健康】夏季带娃出门千万别大意,沾上这种毒虫后悔都来不及!

暑假来到了,带孩子出游,既能增长孩子的见识,又能促进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可是,夏季也是各类蚊虫的活跃期,孩子的安全比天大,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健康,做好防范。


1

蜱虫钻入三龄童头皮   警车紧急开道护送就医

山东省胶州市民张先生的儿子天天(化名)今年3岁半,最近感觉头皮一直很痒,张先生带着天天到医院检查,结果吓了医生一大跳,原来有一只蜱虫钻到头皮里了。因为情况危急,必须送到青大附院做手术。7月8日,在胶州湾高速交警大队的护送下,到了青大附院,经过检查、麻醉等一系列工作后,医生经过近1个小时手术,成功地把蜱虫取出。

无独有偶,近日,陕西孟先生无意中发现2岁女儿头皮上有个小黑点,上面有腿,还在动…医生确认,黑点是蜱虫!

  为什么一只小蜱虫叮咬需要警车开道送医院手术呢?请大家跟随小编了解一下蜱虫是个什么东东。

蜱其实是蜘蛛的亲戚,它属于蛛型纲蜱螨亚纲的动物。

  其实不恐怖,你自己看 。

其实在病原生物学家眼里,蜱绝对是个重要的狠角色,它在很多疾病的流行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它传播疾病的种类和广泛性方面,甚至只有蚊子可以赢它一头。虽然跟被蚊子叮了一样,大部分情况下被蜱叮咬并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但是一旦不幸中招,你可能遭遇:莱姆病、斑疹热、Q热、森林脑炎、出血热、巴贝斯虫病、泰勒虫病、落基山斑疹热等81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

另外,被蜱叮咬后最常见的健康问题是皮肤感染,因为蜱吸血的口器很复杂,上面长着倒刺,一旦不恰当的拔除正在吸血的蜱,很可能让它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另外一种被媒体渲染,但其实十分罕见的情况是蜱瘫,只有短时间内被大量蜱叮咬,蜱唾液里的毒素才有可能造成这种情况。

2

蜱虫叮咬 可能致死?

2010年河南、湖北、安徽和山东曾发生数起致人死亡的蜱叮咬事件,经过一番很艰难的研究,罪魁祸首最终锁定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而由这种病毒导致的疾病被暂时定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卫生部随即在2010年的9月29日印发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根据这个指南的介绍,这种疾病的典型特征是38摄氏度以上,甚至高达40摄氏度的高热,伴有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和腹泻。虽然目前还没有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但是对症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仍然可以完全康复。目前尚未发现这种病有人传人的病例。

3

当身边出现了蜱的踪迹,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该避免在树林和草丛中久留,进入蜱区的时候应该做好个人防护。戴帽子、穿长裤长衣、把裤腿扎进袜子或者靴筒里。如果可能的话,用一些含有避蚊胺DEET的驱蚊水喷洒在衣服和暴露的皮肤上(不建议给两岁以下幼儿使用避蚊胺),你可以在任何一家大超市买到这种驱蚊水。如果不是必须,建议你穿着浅色的衣物。并不是说浅色不招蜱,而是一旦有蜱落到衣物上可以更容易的发现。

当从可能有蜱出没的地方回家后,先检查一下你的宠物身上是否有蜱,因为它们比人更可能遭到蜱的叮咬。洗澡的时候特别注意自己的头皮、耳后、颈部、腋窝、腘部、手腕、腹股沟这些有皮肤褶皱的地方,是否有蜱在叮咬。因为蜱的唾液里的一些成分可以让你感觉不到疼痛。研究发现,蜱携带的那些有害微生物大多是在蜱叮咬在人身上超过24小时后传播给人的,如果在24小时内及时去除身上的蜱,可以极大的降低感染蜱传病的机会。

4

一旦发现被咬怎么办?

一旦发现了叮在身上的蜱,切不可捏、拽、用火或者其他东西刺激它,因为这样做一来可能让蜱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二来会刺激蜱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卫生部发布的《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中提到可用酒精或者烟头刺激叮咬的蜱使其退出皮肤。但是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却不建议这样做。)

西安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史永强:家长不要自行拔除 ,要就近到医院进行就诊, 自行拔除蜱虫的头部很容易嵌入皮肤里边,引起虫体的病毒,这些毒素的大量释放。蜱虫携带多种病毒细菌,会咬破皮肤吸血,造成溃疡发炎,严重时甚至会感染脑炎致人死亡。


5

这些蚊虫我们也需要小心防范

来源:综合央视财经、果壳网等微信公众号和“江苏新闻”、“青岛公安”等微博。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