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血压患者最近血压波动很严重,5年内方案没换但效果一直不错,应该不是药物的原因。详细了解后发现患者情绪非常低落,最近的高温天气尤其是最近工作职位的变动,使得我隔屏都能感觉到到语气的火药味。
我想,情绪影响才应该是他血压波动的真正原因。
研究认为,外界刺激可引起强烈的、反复的、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可使大脑皮质的抑制和兴奋功能紊乱,中枢的正常调节作用丧失,使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
经常注意监测的患者会发现,在诊室测量的血压与你平时在家监测的血压总有不同,清晨的血压也与一整天其它时间的有不同。
正常人动态血压曲线呈双峰一谷的长柄杓型曲线,在清晨醒后4-6h内(早上6-12点)血压明显升高,并且在10-12点左右达到峰值,此时为血压的第一高峰。随后血压开始下降,下午4点左右时又开始逐渐上升,傍晚6点左右达到相对高值,随后逐渐下降在半夜凌晨3点左右血压降至一天中的最低值!
清晨,当我们从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一般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以下变化:心搏出量开始增加;NO释放受限、儿茶酚胺类缩血管物质受到抑制;关键的是血小板聚集血液粘度增加。这些会导致血压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短时间(2-4h)内迅速上升到较高水平。
此时,我们的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能导致的危险状况有: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中风。
可见,有效的控制清晨高血压现象、对于降低患者的靶器官损害以及心脑血管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大多数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波动曲线同正常人相似,夜间睡眠时血压有明显的下降,如果下降幅度在10%—20%,还算正常。
部分患者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严重失眠者,血压昼夜节律不明显、下降幅度不足10%(非杓型),多数认为这种类型的血压与主动脉硬化、大血管的扩张性有关,会导致左心室肥厚,心肌梗塞、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少数人血压下降幅度大于20%(超杓型或深杓型),还会增加夜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还有些严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和部分明显动脉硬化的老年人、他们24小时血压波动曲线则表现为白昼血压低下或直立性低血压,夜间血压升高(反杓型)。
所以,夜间的血压波动同样需要重视!
为了监测药物的降压效果,有必要分几个时间段自测血压。
一个是每天清晨醒来时测血压,这时的血压水平反映了药物降压作用的持续效果和夜间睡眠时的血压状况;还要了解睡前血压值,如果夜间睡眠时血压和白天水平相同,则应适当在睡前加服降压药。
如果用的是短效制剂,在服降压药后2~6小时测血压。因为短效制剂一般在服药后2小时达到最大程度的降压,中效及长效制剂降压作用高峰分别在服药后2~4、3~6小时出现,此时段测压基本反映了药物的最大降压效果。
《指南》建议优先选用长效制剂,尽可能使用1次/天给药并且有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和晨峰血压,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依据血压波动情况,一般服用长效降压药者,可在早上6~7时服药。服用短效降压药者,除早上6~7时服一次药外,可在下午4~5左右再服一次。
人生的赢家往往从从容容,如水悠然长流,平平淡淡才是真;同样的,血压控制好的患者、都是爱学习高血压的疾病常识并能把控自己的情绪的人。
我们调整血压波动的目标是:降低昼夜整体血压水平、维持夜间血压的适度下降、有效抑制清晨时段血压快速上升。
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患者首先有一颗平常心,正确应对季节变化、昼夜变化、年龄增长等这些客观因素对血压的影响,需要先重视、然后冷静处置;遇到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时则更需要从容面对。
尘世的喧嚣纷扰,淡漠处之;血压的起伏波动,重视起来。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