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中药饮片爆发!康美、香雪、红日等大赚

本公众号由中国中药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主办,请点击上方中药圈关注我们。



2017年7月27日,周四,农历闰六月初五,丁酉鸡年丁未月乙卯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中药饮片不合格的通告,安徽沪昆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生产的26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开信息统计,今年以来,在抽检中532批次药品被曝不合格,其中中药饮片410批次,占比超过77%。

频登“黑榜”

近一个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包括中药饮片、药品和药品包装材料在内的不合格产品共106批次,而中药饮片共98批次,占比超92%。

 

6月22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包括北京时珍堂(宜昌)药业有限公司、河北四瑞药业有限公司等在内的55家公司生产的60批次浙贝母不合格;7月6日,再次公布了包括吉林省元力药业有限公司、安徽百禾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在内的10家企业生产的9批次鹅不食草不合格,安徽亳州浙皖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胖大海不合格、广西张益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2批次黄芪不合格。

 

至7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再次公布26批次白矾不合格,涉及安徽沪昆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北京美康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

 

据悉,上述所有不合格中药饮片将被采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对已流入市场的将被召回,涉事企业也会被立案调查。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告信息,今年以来,在药品抽检方面共计532批次药品被曝不合格,其中中药饮片共410批次,占比超过77%,不合格项目包括性状、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分、二氧化硫残留量、含量测定、樟脑、不挥发物等。

 

业内人士表示,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频现质量问题,监管部门去年以来都将此领域的整治作为重点工作。

 

而在GMP证书被没收的企业中,中药饮片企业也频频出现。

 

7月18日青海省食药监局发布《收回药品GMP证书的公告(2017年1号)》,5家药企被收回GMP证书,均为中药饮片企业;7月14日,浙江省食药监局收回认证范围为中药饮片的嘉兴东方国药饮片有限公司GMP证书;7月7日,广西省食药监局收回广西浦北华之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GPM证书。而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去年的报告数据,2016年共收回172张GMP证书,其中涉及中药饮片81张,占比达47.6%。

销售火爆

虽然中药饮片质量屡登黑榜,但业内人士认为饮片产业是中药产业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一方面可以由上游的中药材直接加工而成、作为药剂配方服用或直接服用,另一方面可作为原料加工成中成药,进入下游销售终端。多家上市药企都加大对中药饮片市场的布局,中药饮片板块或成中药企业业绩增长“亮点”。

 

工信部4月20日发布的《2016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显示,2016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35.86亿元,其中中药饮片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956.36亿元,同比增加12.66%,在医药工业细分行业中仅次于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同比增加13.25%)。

 

据2016年年报,中药饮片巨头康美药业2016年中药饮片营业收入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43%,占公司总营收的21.74%;香雪制药2016年年报显示,其中药饮片已报备品种800多个,中药饮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55.16%,占公司总营收的32.9%。

 

此外, 中国中药2016年中药饮片业务实现收入为43.57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6.7%;红日药业2016年中药饮片业务收入为18.77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8.54%。

 

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指出,中药饮片是目前不占“药占比”指标考核的药品,销售额可以得到较快增长,各中药企业都加大了对中药饮片市场的布局。

 

此外,政策层面也将对中药饮片领域带来影响。4月21日,国家卫计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9月30日前,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业内人士认为,医院为减少损失将会增加中药饮片使用量,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据广证恒生分析,医疗机构受药品“零加成”政策影响,利润将大幅减少。中药饮片作为例外,将成为医疗机构减少损失的重要支点,业内预计,中药饮片市场规模2017年将达到2330亿元,2018年达到2734亿元。

本文只起传播信息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标明出处。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药圈”微信公众平台。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