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婴幼儿非常常见的疾病,小细胞低色素缺铁性贫血,单从字面上看,我们就大体知道了是什么病,红细胞少了小了,血红蛋白低了颜色浅了,血不那么红了,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
一、病因
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物质之一,他从食物中来,存在于我们的血细胞中,肌肉里,血和肌肉对我们的重要性我想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再多啰嗦了。那怎么就会缺铁呢,我们来看看: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的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儿最常见的贫血。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饮食单一,以乳类为主,而乳类是缺铁的食物,加之小婴儿生长发育又最快,这样需要得多,却供给的少,故最易发生,它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1.铁贮存不足:胎儿在孕期最后3个月从母体获得的铁足够其生后4~5个月造血所需,如早产、双胎、胎儿失血和孕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2.铁摄入不足: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人乳、牛乳、羊乳、谷物中含铁量均较低,吸收率也不全,如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年长儿偏食、挑食或摄入动物性食品过少等可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3. 生长发育快:婴儿期、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增加较快,需铁量增加,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就很容易造成缺铁。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更快,更易发生缺铁。
4.吸收利用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使铁吸收减少,如维生素C、果糖、氨基酸等物质可促进铁的吸收;植物纤维、茶、牛乳、钙剂等影响铁的吸收。
5.铁丢失过多:消化道畸形、慢性腹泻、钩虫病、肠息肉等可导致铁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乳可因对蛋白过敏出现少量肠出血(每日失血约0.7ml)而致铁丢失。
二、临床表现
起病较为隐匿,不少患儿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诊断。
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易感疲乏无力,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造血器官表现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淋巴结常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愈重,则肝脾肿大愈明显,但肿大程度罕有超过中等度者,淋巴结肿大程度较轻,质韧。
3.其他症状和体征由于上皮损害可出现反甲,口腔黏膜及肛门发炎,舌乳头萎缩等。消化系统症状常有食欲低下,异食癖,时有消化不良、呕吐或腹泻。呼吸,脉率可代偿性加快,心前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贫血严重者可有心脏扩大,甚至并发心功能不全。
三、治疗
1.增加铁的摄入
(1)调整饮食,补充含铁食物;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人工喂养鲜牛奶须加热;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
注意:含铁丰富的食品种类,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豆类、紫菜、海带、黑木耳等,注意食物搭配,避免和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如牛奶、茶、咖啡、钙片等同食。
(2)按医嘱应用铁剂:口服铁剂,制剂有常用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用量 口服元素铁剂量为每日 4~6mg/kg,分2~3次口服
注意:① 小剂量 → 全量 ② 两餐之间服用③ 可与胃蛋白酶合剂、VitC、果汁等酸性物质同服④ 禁与牛奶、咖啡、茶、钙、蛋类等同服。慎用注射剂
(3)疗效观察:网织红细胞3~4天↑,7~10天达最高,2~3周后
↓渐至正常;血红蛋白2周后↑ 3—4周正常
(4)疗程:血红蛋白正常后再用 2个月
2.注意休息,适量活动
(1) 轻、中度贫血患儿安排喜欢且力所能及的活动,适当休息
(2)对烦躁、激动患儿耐心看护,陪伴, 避免激惹
(3)对严重贫血患儿半卧位卧床休息, 酌情吸氧
3.预防感染:保护性隔离;做好口腔护理,一般每日2次,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应勤洗澡,更换内衣,重症勤翻身,防止发生压疮
4.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观察治疗期间病情变化;重型贫血预防心衰的发生;必要时输血。
四、预防
主要是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家长应认识到本病对小儿的危害性及做好预防的重要性。具体措施应包括:
1. 对孕母的卫生指导;
2. 小儿出生后的合理喂养,强调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尤其是动物类食品,如各种红肉、肝类等;
3.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营养不良及感染性疾病,对早产儿、双胎儿早期给予铁剂预防,对疾病恢复期患儿注意营养素的供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