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唯品会之后,屈臣氏也进军电商了!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10日,屈臣氏大药房运营方武汉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获得湖北省食药监局颁发的C类证《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营。除了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外,屈臣氏曾在去年3月7日获得国家食药监局颁发的《药品经营许可证》,随后又获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认证证书》。
尽管证书到手,不过屈臣氏大药房的官网仍处于搭建阶段,包括药师咨询等服务均未上线。
屈臣氏大药房官网仍在搭建中
2017年,国务院发文取消医药电商的B证、C证审批,明确医药电商上述两证审批将完全放开,为医药电商发展打开便利之门,也引来了更多“外来者”的争相布局。此前,唯品会以228万元获得了拥有C证牌照的广州好信医药连锁100%股份,“低调”进驻医药电商领域。
与近年来积极向快消品领域延伸的医药电商相比,深耕日化快消行业的屈臣氏这一举动颇有“反其道而行”的意味。
尽管购药是刚性需求,但毕竟是低频行为,难以扩大服务主体并建立持续性,因此扩大医药电商的销售品类,从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向与健康相关的快消品领域延伸成为了不少医药电商的选择。
以百秀大药房为例,其规划从现有的眼镜与眼药品类向女性健康与生活品类延伸,销售包括各类健康卫生用品与化妆品;而百洋健康则更彻底,把原有名称“百洋健康网”变更为“百洋商城”,让消费者明白其未来电商发展是大零售方向,百洋商城如今已经尝试售樱桃、馒头等山东特色产品,逐步改变消费者现有印象,为未来的品类大扩充做准备。简而言之,扩大医药电商的服务范围,扩充品类成为部分企业的试水方向。
对于屈臣氏来说,攻克“门槛高”的医药电商不仅意味着线上销售品类的扩大,同样是转型期的“试水”。
根据2016年财报显示, 2016年,屈臣氏在内地共开了446家新店,不过平均单店产出约729万元,较2015年下滑约10.1%。向线上延伸,聚焦高毛利医械和计生用品,对于首次出现利润下滑的屈臣氏来说,不失为一个机会。
另外,在医药电商由“轻”转“重”的情况下,在渠道管理和供应链上有着深厚积淀的屈臣氏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根据其2016年的财报显示,屈臣氏在中国大陆430多个城市拥有2929家店,覆盖会员数逾6000万。不过,想要发挥出线下强大的竞争力,屈臣氏还必须在线上线下有效转化问题上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