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中医未来发展何去何从?这些大咖为啥都看重这点?

8月12日,首届“三和中医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作者 | 戚向坤

来源 | 中国县域卫生


2017年8月12日,由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主办的首届“三和中医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与社会各界人士、中医学子计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共同倡议中医应该对健康中国建设有所贡献。


“三和中医论坛”是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继“三和书院”,“三和公益行”成功运行之后,发起的第三个品牌公益项目。论坛以“弘扬中医精神,凝聚中医事业发展力量,荟萃智慧、提炼学术,促进传统中医的传承与应用”为宗旨,希望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自由的交流方式,通过各领域有识之士之间的深度交流与碰撞,为中医的现代传承与应用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和方法。

 

中医需要在过程中优化自己、改造自己、发展自己


俞梦孙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我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的创始人、航空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首席专家


中医要发展自己。中医发展于农耕社会,造就了天、地、人一体的整体观和形象整体思维,形成了跨时代的理论和效果。但农耕社会环境也养成了(中医医生们)个体化行为方式,不容易统一意志。因此中医也需要在过程中优化自己、改造自己、发展自己。


优化中医的方向有以下三条:


1.向群体化、工程化方向优化,使13亿民众都能从中获益;

2.不过分强调个性化,强化“异病同治”方式恢复健康;

3.中医发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健康物联网环境中展示中医的力量。

 

传承为根,疗效为魂


卢崇汉

中医扶阳学家、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中医院校教育就是打好基础知识的过程,并不是毕业后很快就能辨证论治临床操作了,现实是很多中医院校的毕业生没有很扎实的基本功,毕业后都改行了,仍在从事中医工作的不到百分之十。实际上国家花了很多钱,结果培养出来的人不顶用,只能干其他的,这就是中医的现状。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有传承!如果离开传承,中医是很难的。如果想要去创新,没有几十年的积淀,是不可能办到的。总的来讲,完全套用西医的办法,中医的教育就不太成功,这是个根本的原因。我不反对西医,西医绝对有它的长处,但建议各自分开来发展。


中医的当务之急,我还是强调这两句话:传承是中医的根,疗效是中医的魂!

 

执其两端用其中


刘力红

广西中医药大学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三和中医论坛发起人


在大众化的层面,也需要有人去探索,如何让更多人享用到中医。我认为,作为中医人来讲,最重要的是对于中医这门学科的认识。所以这两年来我一直在强调异法方宜论中的五术。中医有五术,中医不仅仅是药,今日的中医药法将中医锁在药上面是存在问题的。中医有药、有针、有灸、有砭石、有导引按跷。这五者都是中医的抓手所在。以前我们在农村的时候,砭石不要到商店里去买,而是在碗橱里,如调羹可以用来刮痧。这个是可以让我们民众受益的。


综合起来我今天的感受就是,用中庸的一句话概括,“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句中所谓的两端,一端是指传统中医之路,另一端则是顺应时代,是关乎我们十三亿人民的福祉之路,是中医的大众化之路。这个两端和中,也许就正是我们今天论坛的成果之一。

 

人工智能与中医


养立法师

曹山宝积寺住持、曹洞宗第50代传人


如何抢救像卢老师这样的人身上的传承,人工智能提供了可能的方向。前一段时间阿尔法狗的事情,证明人工智能是可复制的。抢救中医的传承要解决如何群体化的问题,如果过分强调个体化,中医会越来越萎缩。中医出师讲千日之功,也就是需要跟师三年,自己开出的药方才有可能跟老师一样。将学生训练到与老师的一致性,这就是中医传承的核心,通过现在的人工智能是有可能达到一致性的。


当我看到人工智能,发现中医的个体化是可能群体化、优化、复制的,内心非常激动!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时代中医怎么发展、佛教怎么发展,标准化和智能化的关系等。


展望未来,我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它可以为中医提供移动学习的平台、资料服务的平台以及科学样例,将中医的学习从浩如烟海的资料收集和整理中解放出来,真正关心到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养护,以及对疾病的预防。“上医治未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培养高素质、自信的中医师资队伍是中医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唐农

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


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医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最迫切、最根本的问题。


一般状况:眼下中医的师资,他们对现代医学知识和现代教学技术并不缺乏,甚至有的可以说得上丰富,但是具备深厚的中医基本功底和传统文化素养的师资,就少之又少了。教师尚且如此,能指望培养出合格的有自信的中医药高级人才吗?就如没有象样的母鸡,怎么生出合格的蛋?


改革将教学任务与教学质量作为学校与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环节,切实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提高上课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待遇,不仅是对教书育人者真正的尊重,也是提升教师自信心的基本手段,这是必需的,也是迫切的。


‚关于有效传承问题,目前有效的办法之一是由决策部门从全国范围严格遴选师资,成立国家和省级中医教师高级进修学院,对全国中医高校的师资队伍特别是年轻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分类培训。

ƒ

重点谈一下中医自信的问题。关于中医自信,不管是理论自信,还是实践自信,目前说的人不在少数,但多显得苍白无力。想简要地谈一下获得这种真正的中医自信的可能途径。


推动中医药的发展需要正确的科研方法论


王省良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党委副书记、校长


中医很大的问题就是不注意积累,天天看那么多的病,没有积累,没有把它写出来。国家这么多年对中医中药的扶持收效很少,这里面可能存在方向性的错误,比如研究中药单体,最后弄出是个化学药。一旦中药研究成单体,就与我们中医辨证论治没有联系了,无法解释中药的药性。

 

我觉得中药的研究方向存在很大的问题,浪费了国家大笔的资源。中药就是复方,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沉降升浮。中医药的发展,要用现代的方法,现代的手段,但我也认为,现代科研办法和手段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中医药的科研,不是我们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是专业人士说的,不重视科研,没有正确的科研方法论,就难以推动中医药的发展。

 

基层中医人才的技术丞待提高


政协甘肃省委员会提案委员会主任、原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书面发言的方式参与了论坛交流,他认为,人才建设非常紧迫和重要。中医药要振兴,临床人才的水平提高是关键,尤其是广大基层中医人才的技术提高和理论加强。

 

要在全国推广和加强基层师带徒的经验。甘肃通过五级师承即省级、市级、县区级、乡级、村级鼓励推出了一千位各级指导老师,三年间以师带徒方式培养了三千名临床徒弟,省卫计委通过向指导老师和徒弟发放补贴的方式给予支持,有效地提高了基层中医人才的临床技能和水平。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