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剂补药,管理是修炼内功。分级诊疗的落地离不开医联体、医共体的有效联姻,而县域医院处于上下联动的关键环节,其综合医疗服务能力直接影响到分级诊疗能否落地。
作者 | 鞠姣 王翔
来源 | 中国县域卫生
8月26日,在中国县市级医院学科建设论坛暨2017山东省县级医院学科建设与能力提升大会上,与会专家及各参会代表围绕基层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展开了广泛讨论。
此次会议由山东省医院协会和中国县域卫生杂志社在济南联合主办。国家卫计委、山东省卫计委、山东省医院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和各县市的近百位医院管理者出席了会议。
山东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刘琳表示,山东省126家三级公立医院(占省内三级医院总数的84.6%)目前全部启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包括建立城市医疗集团模式、县域医共体模式、专科医联体模式、远程协作网络模式。但要实现90%患者在县域内诊疗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县医院要在分级诊疗整体服务体系中,应找准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医院标准化建设,切实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在当前推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既要牵头建设县域医联体,又要成为基层医疗机构和三级医院之间桥梁。
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黄东胜强调,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医联体建设任务的根本所在。根据医院探索医联体建设经验,做好顶层设计和体系建设是医联体有效运行的组织保障;突破医保报销和收费标准等传统制度藩篱是解除阻碍医联体建设发展的经济保障;输出先进医院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基层单位制度建设,是加强医联体建设的制度保障。作为医联体龙头单位还需要和下级医院加强资源共享、信息联通和文化融合。
浙江省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许幼峰介绍了医院通过“远程会诊”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的相关工作。他指出,我国地域辽阔,诊疗条件和水平不一,偏远地区急需远程医疗支持。远程诊疗的发展将使超声检查模式发生极大转变。开展远程诊疗,落实分级诊疗工作除了医院间的上下联动,同样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
安徽省宁国市人民医院院长程朝晖总结紧密医共体试点工作经验指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基层首诊,首要条件是“基层医院接得住”。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医院在加强自身人才队伍、重点学科建设外,设立医共体办公室,组织本院专业技术人员下基层开展门诊、查房、手术、讲座及管理指导,从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医院管理等方面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全方位帮扶。
山东省东昌府区人民医院院长郭敬春指出,目前全国99%的县域医院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同时也面临提高服务质量的挑战。东昌府区人民医院一方面加强和上级医院联系,使专家到本院进行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在加强学科建设、降低药占比、规范临床路径、延伸服务项目、吸引人才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山东省薛城区人民医院院长李文指出,分级诊疗的落地需要提高基层医疗综合服务能力,也需要医疗、医保、医药的三医联动。不同疾病按病种到相应的医疗机构治疗,不经转诊越级到上级医院的可通过降低医保报销比来规范。鼓励基层首诊,不仅可以节约诊疗费用,还可以避免医保的不合理使用。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民医院院长助理肖洁指出,疾病的康复是个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医生,也需要护士。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顺利转诊到下级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病人能否按照医生要求规范救治需要护士有效落实,护理上的高精尖人才同样需要下沉到县域医院,提高下级机构的护理水平。
作为本次论坛的支持方,迈瑞医疗集团中国区副总经理徐超在谈及医联体建设时表示,作为全球医疗设备供应商前50强的企业,迈瑞的超声诊断设备也在远程诊疗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