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因为理解,所以心疼。一名宝妈志愿者的真实声音

日前,一名宝妈向本公众号投稿,讲述自己参加志愿服务的经历和感受。

7月底,我在即墨市人民医院的公众号里看到一篇《儿科夜间急诊志愿服务活动倡议书》,知道每晚7点至9点是儿科夜间急诊最忙的时间,这时候急缺预检分诊、维持秩序等服务,因人员紧张夜间急诊只能安排一名儿科大夫值班,儿科大夫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实在没有一丁点时间去做这些解释和分诊的工作。

志愿者在儿科夜间急诊做志愿服务(文图无关)

宝妈上阵 亲历志愿者

我也是一名孩子妈妈,白天上班,晚上家人回来可以照顾孩子,所以完全可以抽出这2个小时来参加志愿者服务呀!心里这样想着,就赶紧打电话到即墨市人民医院团委报名了,没过两天就接到了回复电话,是一位姓黄的美女打电话来的,声音比较甜美,而且非常有耐心地跟我讲解该怎么做志愿者,她安排我8月初来做志愿者服务。在等待的几天时间内,我翘首以盼着,偶尔晚上也去一楼急诊儿科看看志愿者们都是怎么服务的,以免轮到我的时候手忙脚乱。

终于到了我做志愿者的这天,我傍晚6点半就来到了儿科急诊诊室,是一位姓贾的女大夫,我问她吃饭了吗,她说没有时间吃,我心里一惊,太辛苦了!又问她有没有水喝,她说一般晚班都不喝水,因为也没有时间喝,喝了要上厕所的话也没有时间去,我听到后心里非常心疼,就赶紧去旁边的超市买了2瓶水,和她一人一瓶,但是直到下班前她都没有时间喝过一口。

穿上“红大褂” 倍感自豪

我先问她需要什么帮助,我该做什么之类。然后我就套上了志愿者的红大褂,开始“上岗”了,心里顿时充满了自豪感。诊室里有个蓝色的桌子,可以推动,我就推动着到门口,这样便于分诊儿科患者和家属,大夫给了我2个温度计,用于给高烧的儿科患者量体温。

没多久,另一位ICU的女护士也来做志愿者了,有个伴儿了,心里也踏实很多,毕竟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那位女护士也是志愿报名的,白天上班已经够累的了,晚上还来做志愿者,她真的蛮辛苦的,为她点赞!然后这时候,贾大夫马上从急诊收银台那边借来一把椅子给我们坐,但是至始至终,我们都没有坐,也没有时间去坐。

分诊排队 秩序井然 安抚情绪

从19点开始,陆陆续续来了很多的儿科患者,由于现在是夏季,是流感、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高发期,来的基本都是高烧的儿童,同时陪伴来就诊的有父母及老人,没多久,小小的诊室里围满了患者,我和那位护士就一直在疏通患者,让医生有空间来好好给患儿看病。同时,高烧厉害的就让他们先吃点退烧药。

这时候很多的急诊患儿家属都非常紧张,想第一时间给宝宝看病,但是谁家孩子都是心头肉,给谁先看都不合适,夜间看病的都是急诊患儿,再急也要排队,也要讲究先来后到。所以,这时候就轮到我们志愿者发挥作用了,我们耐心地给家属讲解看病流程,也给发烧的患者量量体温,并不断地安抚患儿和家属。

抢救病重患儿 大家揪心

8月正是酷暑难当的时候,诊室外是人满为患,诊室内的大夫其实是最辛苦的,可她依然不急不躁地在给每一位患儿在认真地看着病,问病史,写病历,作检查,下诊断,开处方,不能有丝毫差错,每一位患儿她都对症下药,找出病因然后开具适合的药物,并同时仔细地跟患儿家属讲解患儿的护理要点和药物如何服用等。这时突然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是急诊抢救室有120送来抽搐不止的患儿需要抢救,只见贾大夫毫不犹豫地放下正在写的病历,第一时间冲过去,可谓是一路小跑,让我们和排队等待的家属们心都揪起来了!

过了大约十多分钟,贾大夫回来了,抢救成功!我们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候难免被排队多时的患儿家属诸多埋怨,其实像这样抢救患儿的例子经常碰到的,但是性命攸关在前,所以只能让家属们多多理解了。如患儿抢救时间长,就安排病房夜班大夫来临时帮忙,儿科医生不仅在患者的生理上进行诊治,同时还要安抚患儿及家属的焦急心理,真是太不容易了!

呼吁患儿家属理解儿科医生

从短短的两个小时儿科夜间急诊的志愿者服务,我深刻感受到,每一名儿科大夫是多么的不容易,多么的辛苦,他们舍弃了在家里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而来夜间急诊给每一位有急症的患儿诊治,他们每五六天就要上两个夜班,大夜小夜连轴上,可谓是身心俱疲!

所以,我们作为孩子家长,要充分理解每一位儿科大夫的不易,同时也要更好地配合大夫和志愿者们,这样才能更加有序快速地给每一位孩子解决身体上的病痛。 

后记

 二胎放开以后,又加上多年的儿科医生荒,儿科医生们的工作强度,一般人实在无法想象。很多儿科医生坦言,自己工作像打仗。有时候忙得顾不上喝水,上厕所也是一路小跑。好好地吃顿饭、睡个安稳觉都是奢望,但因为留恋孩子的笑脸,希望他们个个安康,即使工作如此辛劳,儿科医生们都仍然坚守在这一岗位。

也许没有哪个科室诊疗范围能覆盖近百种病症,也没有哪个科室的噪音能震耳欲聋,但是“儿科”都做到了。面对人少、活多、资源配置不足的现状,儿科医生依然坚守。因为他们面对的是特殊的患者群体——他们多数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症状、不主动配合诊治,在患者的身后则往往是心急如焚的家长们。

有句话叫“宁治十成人,不治一孩子”,儿科被称之为“哑科”。儿科医生面对的是不会表达与沟通、容易情绪化的儿童,加之儿科病情变化多端,家长期望值高,儿科医生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我们只换班,不下班,还要常常加班!”即墨市人民医院儿科张主任的这句话折射出大多数儿科医生的现状,他们早上7点半左右就来到病房和诊室,傍晚接近6点才离开,然后夜班的大夫继续接力!从事儿科专业近30年了,张主任曾诊治过数十万个患儿,她和她的儿科大夫们把一半多的时间都给了“别人家的孩子”。

医者父母心,医生和患者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希望家长能给儿科医生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让儿科医生更有尊严、更有温度地为患儿服务。


本公众号欢迎社会来稿,内容包括就医体验、好的建议等,稿件一经采用,将给予稿酬。投稿邮箱xck88510659@163.com。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