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六位大佬共话行业发展:这是最好与最坏并存的时代

点击标题下「39医药公社」可快速关注


      9月2日,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办、39健康网全程战略支持的2017年(第34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暨2016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发布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期间除了发布了工信部2016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外,还组织了一系列聚焦行业眼球的研讨会和沙龙,其中最受行业人士关注的,当数六位企业掌门人共话医药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圆桌对话了。

  该圆桌对话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先生主持,对话嘉宾分别是扬子江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镜人、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海军、沈阳三生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娄竞、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刘振腾、默沙东投资有限公司张诚、北京泰德制药总经理孔泰。

  以下是文字实录:

  宋瑞霖:上一个阶段,圆桌会几位院士高屋建瓴,给了我们很多创新以及转化医学方面的新的思维,一些新的思想。我本人觉得收获颇丰,转念一想,创新的目的是什么,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患者,是为了满足临床需求,这是它的最终的终极价值,终极价值需要很长的链条来实现,从开始到最后没有药厂把药生产出来,医生手中就没有了武器,只能够望病兴叹。第二个环节是百强企业领袖共话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按照大会组委会要求,我们百强企业领袖都是来自各个公司的董事长,我现在介绍一下。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镜人先生;东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海军先生;沈阳三生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娄竞先生;山东罗欣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五刘振腾先生;默沙东投资有限公司张诚先生;北京泰德制药总经理孔泰先生。

  变革时代药企最大的挑战:迷茫 变革 竞争 时机把控 产品结果转型

  刚才谈到创新的终点是患者,能够使这个终点实现,除了我们创新的科学家,我们临床医生、企业,也是创新最重要的落地,所以按照会议的要求,我们征集了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在目前刚才于会长报告中谈到了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就是最近这两年药品监管的改革,超过了过去的30年,因为我大学毕业时参与药品管理法的修订,我深深体会,当年不可能的事情,今天可能了,当年想到绝对根本不能办的事情现在都可以办了,所以我们医药行业进入到了一个政策剧烈的改革振荡期,当然这个振荡有向好的方向振荡和不好的方向振荡。

  我个人认为,我们和世界接轨,这是一个向好的方向振荡,当然我们不可能盲目接轨,不可能盲目把国际标准移植到国内来。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提出了第一个观点,我们在十几年高速增长之后,医药行业现在进入到了一个整合的关键时期,我们的企业有什么最大的挑战,我们请徐镜人董事长来讲一下。

  徐镜人:目前我们药厂大也难,小也难,感觉到困难重重,我们感觉到国家的改革,两票制,就是创新和质量这个概念,你这个产品不合格,议什么价。总有好的或者差的。第二个,二次议价的中心都是价格问题,所以说什么品牌这些东西,都放旁边的。

  宋瑞霖:徐董事长可能苏北话听起来有点困难,我高度概括一下,就是一个难,二次议价问题等等一系列政策,我们感受不到改革带来的红利,我的表达对不对。

  徐镜人:不是感受不到改革带来的红利,是我们制药企业进入到改革的深水区,有时候有点迷茫,不能很清楚的知道我们朝哪个方向努力。党中央提出的要深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改,还有的人认为是老百姓用药得到保障,这个事情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宋瑞霖:做好结构性改革。魏总。

  魏海军:刚才徐总讲的各个药企都感受得到,直接的挑战完全赞成。但是实事求是讲,东北制药原来是老的国有企业,在前一段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情况下,游戏规则掌握得不好,在调整过程中,我们的惯性相对小一些。

  生产方式的调整还有产品结构的调整,现在确实感觉到,上午咱们院士讲,智能化的到来,我到这个行业以后,感觉到医药产业自动化水平相对还是比较低的,特别是我这个企业原料制剂一体化,第三次也好、第四次也好,新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跨界技术应用在其他领域非常广的,正是因为新技术的到来,我们正在推动智能园区的建设,当然有几个项目,也纳入了国家项目。

  所以我们一直在感慨,随着生产方式变化,管理方式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家都知道,下一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将产生调整,社会组织形态、企业组织形态,我们要适应这样一种变化,在挑战过程中我们还要站起来,要走出去。所以我说,我们感觉到现在产业技术的变化对我们的挑战还是比较大。谢谢各位。

  宋瑞霖:谢谢魏总,提了一个非常深邃的长期的问题。技术变革和生产方式改革,对整个产业提出很大的挑战,不是我们眼前的挑战,而是微量的挑战。三生是创新药起家的创新企业。娄竞董事长应该有自己的感受。

  娄竞:感谢宋会长。我个人的确感觉到近两年国家各个部门出台的这些政策是非常的密集,有人说能够赶上前面多少年加起来的,总体上我觉得新出的这些政策还是相当有智慧的,有些包括722,还有MIH,二此议价,两票制,从国家矛盾,都有税收、加快创新这些方向来出台这个政策。

  还有希望能够对国内众多的企业一个整合的欲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地处张江这一块,光研究抗体的就有一百多家,还有很多后起之秀不断的进来,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困难不光是市场上需要克服的困难,在创新当中,怎么来保持对我们来说领先的地位,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我觉得机遇和挑战都在创新两个字,如果再加上两个字的话,那就是整合,希望能够参与到整体的市场整合,总体上是向好的方向发展。

  宋瑞霖:以你的观点,我们现在机遇挑战并存的时候,强化整合是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对吧。

  娄竞:刚才魏总也讲了还有创新进入国家课题研究,当然这些是重要的,整个国际化创新应该是一体的,我们在上海感受很深,创新的氛围,一定会有异军突起的企业出来。

宋瑞霖:十一五到十三五,用十五年的时间打造全球创新企业,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整个产业的发展。山东罗欣也是一个致力于创新的企业,刘总您有什么看法?

  刘振腾:非常感谢大会的邀请,有这样的机会跟我们行业里面的领袖企业以及前辈学习。在座都是我父辈的朋友了,发表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刚才会长讲到现在有一些挑战其实是好的,有一些挑战可能是负面的。

  我个人分成两类,好的来说,有利的来说可能是中期或者短期是让企业承压的,但是长期会把优质企业筛选出来,能够长期获益的这样一些政策,比如说一致性评价,流通环节或者生产环节GMP提升的要求,还有一类政策是我们认为会让企业长期承压的,比如说一些市场方面带来的政策,比如说一些以价格去取得招标政策等等。这对企业高速整合起到作用,企业都会面临蛮多挑战。

  具体从我们企业感受上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企业比较纠结做整合的时间点,是不是能够跟这些政策对接上,又不产生资源的浪费,因为很多小企业的文化也好,一致性评价也好,不具备再投入资源的能力,但是大企业并购的时候又不太能够符合国家现在对这些政策的时间点的要求,特别是批文转移、转让等等路线其实没有真正打开。

  时间点还是蛮难掌握的,过程中,722事件对临床、国内药负面的一些影响吧,我觉得企业通过这样的机会把创新药、产品研发做得非常扎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国民对国产药品的信心也是非常大的挑战,这个过程当中不仅仅是病人层面、消费者层面、用户层面,我们在临床医生角度,也会选择性的是不是接受国内药企的临床做试验或者是创新药。

  其实给国民带来更优惠的质量更高的产品来使用,不仅仅是医药企业的责任,也是医药企业和医生一起努力的成果,我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得到好的改善。

  宋瑞霖:是的,我们中国医药产业在目前激烈变动过程中,看到的危机和机会共存,我的体会,我们要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树立起品牌,要树立起信任,樊院士整体报告就是整合,我们没有药界和社会的信任,就不会出现品牌。我们默沙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在座唯一一个纯外资企业,你有什么见解,外资企业是否也感受到了挑战?

  张诚:感谢会议邀请,对于默沙东来说,今年是第一次参与这样一个会议,我今天听了一天,感觉所有的同行在一起交流,有很多话题、很多思想都能够有所碰撞。

  谈到中国的医药行业在最近几年所碰到的挑战,应该说就像刚才宋会长讲的,所有医药行业出台的产业相关政策可能比前面20年都要多,各大部委发的文件比前面20年加起来发的都要多,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文件发下来,不管是对于外资还是中国本土企业来说,实际上都会构成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首先第一个我就觉得我们不应该今后在中国的市场上把资本结构看得非常重要,就是外资或者内资或者是民营或者国营央企怎么样,在整个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大家的资本结构实际上都是非常模糊,你能说阿里巴巴是个什么样的资本?阿里巴巴是个中国的企业吗?阿里巴巴是世界的企业。

  我相信在未来不远的将来,我们中国也能够涌现出世界级的企业,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我们也希望看到的事情。

  谈到挑战的问题,我想在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我们整个行业都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应该说这些挑战一方面是我们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整个行业里面过去的游戏规则,一些过去的交易规则,实际上都在发生一些改变。

  我想真正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挑战最突出的可能就两点,第一点产品结构实际上是面临转型的,作为一个制药企业,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资本背景,不管你多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到最终能够传递给消费者的还是你的产品,今天讲了一天创新,其实最终还是希望我们能够作出好的产品,能够满足临床,能够满足需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产品结构的转型就变成了我们大家共同的挑战,因为只要有一招鲜核心底层技术,市场就会给你打开,如果你有真正的核心技术,你真正完成了产品结构的转型。

  这几年其实我们国内的企业在这个方面其实已经有了非常非常大的进步,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于默沙东这样的企业来说,我们也受益于中国政府鼓励创新、推动创新这样一些政策,比如说现在整个评审的速度比以前大大加快,这使得我们能够把更多的默沙东在其他国家上市的产品能够带入到中国来,能够帮助中国这部分业务运营能够完成产品结构的转型。我想产品结构的转型可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第二个在整个流通和使用环节里面,今天我们要进行医药卫生改革,这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我们总是去说世界性难题,确实也是这样,关系到民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之所以碰到很当矛盾,还是因为我们今天没有办法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我个人的看法,没有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的结果。这里面行政的干预、行政的管制仍然还是有不少的,而市场规律对于释放生产力,充分使得真正有好的产品能够造福于中国患者是必须的,这个过程可能我们还需要为之努力。这个是默沙东一直以来也希望去做的。

  就像我们创始人曾经说过,研发一个药物,仅仅是成功的第一步,我们还要探索有效的途径,把这个药物最终能够造福于人类健康,这个才是我们终极的目标。我相信随着国家改革的推进,未来我们能够更多的按照市场规律,更多的让市场去配置资源,在过程当中,情况一定会逐步逐步改善。

  宋瑞霖:你表达了几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一个是我体会外资企业特别愿意的强调不要老用外资内资来划分了。我承认一条,在资本越来越活跃的情况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说现在的创新企业,你说谁没有外国的投资者进入,我想很难找了,这是必然的,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这种融合是必然的,但是同时内外资都面临一个共性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如何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孔泰:其实对医药行业而言,政策无疑是发展的风向标,正如宋会长说的,这几年频频出台的策略与政策,比我们既往二三十年还要多,我们分析这些政策,控制价值,创新。我们挑战也会围绕这三点进行。

  从宏观上看,质量一致性评价,淘汰一部分质量不合格的企业,远期一定是比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微观上我们具体的企业面对的这些挑战,比如说这些政策,二次议价、招标、零差率,怎么去能够让我们质量好的产品能够保证一个合理的价格、合理的利润,有能力去做研发,是我们比较大的挑战。

  宋瑞霖:孔总讲得特实在,都是讲的直接面临的问题。我作为主持人,我平时做药物政策研究的,最近做了一些研究,也想分享,其实中国现在的改革,这两年这些剧烈的变化是被形势所迫,是没有办法,如果我们改革是哪个领导一拍脑袋说要改,这是不负责任。

  中国在医改过程中,我们产业发现招标制度也好,两票制也好,还是二次议价,为什么出现这么多问题,最近看到一个数据,我找到点答案,当然未必是唯一的答案,我给大家一个数字,从2001年到2016年,这15年美国FDA批了多少新药呢?批了433个,中国进口了多少,正式进口了多少新药呢?133个,也就是说缺口是300个。

  这300个缺口有些面临专利的问题,没到专利期不能仿,真正仿了多少呢?59个,我们有4800家企业,我们15年把全球的创新药,只仿了59个,意味着什么,一哄而上,大家争相在抢这个4800比59,所以这个市场就是剧烈竞争的市场。

  买方没有不希望买便宜的,谁都没法谈价,临床又特别需要,你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包括一致性评价,现在面临这么大困境,没有标准品,我们标准品的标准一直在降,降到现在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药品都可以做标准品了,因为没有进口。

  一切事情都是联系的,但是我认为,现在中国可能必须要进入到一个困苦的阵痛期,这个时候的政策应当让大企业强起来,好企业大起来,这样这个产业就不会缺少了支柱,缺少了灵魂,不知道在座各位是否同意我的观点。

  我们的政策如果让大企业衰败下去,让小企业长不起来,我们就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是最不可取的,这是整个改革当中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在改革当中抓住机遇,这个机遇是什么,一个是创新,一个是整合,如果没有创新能力,没有整合能力,我们只是死死的抱住自己已有的东西,我们腾挪的空间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变革时代药企营销必然的转变:加强医药互动 规范营销市场

  第一个问题挑战大家都谈了,也谈了自己的想法,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有五个问题,我想作为主持人,为了不影响大家,占用太多时间,我们再讨论一个问题。从我们大的政策方向问题回到现实中来,在公立医院的零加成时代的到来,以及医药代表备案制等政策的实行,你们觉得,未来药企与医院、医生的关系如何变化?药品生产企业成为医药代表的主体,对药企销售和营销模式是否会有很大的冲击?

  娄竞:我们一直是做专业化市场营销,公司创立20多年,从一开始就有医药代表,也是跟着中国整个医药市场成长,一直成长到今天,变化是每年都有,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每五年医药代表就会发生变化,从我们一开始医药代表全是医院的医生,后来全变成一大块是护士,少量的医生,现在是大多数是学药的,这是目前医药代表的构成。

  作为国内来说,因为我们有中国的文化,每个企业有企业的文化,其实整合困难也经常会遇到文化的问题,中国的医药代表文化,有一种方法可以看,美国现在医药代表什么样,是不是我们未来的医药代表的状况?

  首先从大的环境合规,一定要有,外企在中国都是合规,但是它的合规,每一个企业之间都不一样。但是又要在中国有很好的市场,其实到后来,首先保证了它的纸上的东西要非常的合法,另外一个就是在整个医药销售当中的成本会大大的增加,未来要做合规的成本会增加。

  从我个人觉得,你的产品结构不同,你的形式可能会有不同,特别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核心市场,这个形势一定会跟广阔市场的医药代表的形势存在的生存方式不一样。我们商业公司也在往这方面做了很多考虑,包括有很多在广阔市场未来会真正的把互联网用起来,真正把病人管理用好,真正把医生和护士的培训由企业代表来做好,在提高诊疗水平情况下,把我们的药销售出去。

   宋瑞霖:医药代表是联系工作的桥梁,这一点是不能抹煞的,但是必须要合规,必须要规范。默沙东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多,有什么经验分享?

  张诚:现在社会上对医药代表职业的争论比较多,首先说医药代表这个职业它的价值在哪里,这个问题是我们从主管部门到我们行业,我认为应该有共识的,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说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中国一个医生,一天要接诊多少病人,美国一个医生一天要接诊多少病人,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各种不同的资料来源不一样,毫无疑问两者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

  我没有在美国做过医药代表,但是我跟美国的医药代表去过医院,跟他们拜访过医生,毫无疑问默沙东有很多医药代表在临床工作,我们看到如果以中国的医生一天所接诊的病人数、他所承担的教学科研这样的工作来说,你要让他掌握今天这样一个速度上市的这么多药物使用的毒副作用、最新方法、最新的研究等等咨询,如果没有一个媒介的话,恐怕他是很难完成这样一个工作的。

  医药代表就是这样一个媒介,所以他的工作本身,这个价值是应该得到认可的,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应该得到认可。

  第二个观点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不是医药代表的这个工作就应该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规则和合规、规范化,这件事情也是肯定的,因为我们不能想象说中国我们所有的医药代表为什么有这么多媒体报道,其实还是一个问题,我们整个行业医药代表的工作规则需要净化,这是我们国家出台13号文当中,其中一条要建立医药代表制度,责任主体还是食药监局,为医药代表负责任的还是上海医药代表的备案制度,我相信在全国很快可以推开。

  最终医药代表的责任方还是药品生产企业,我觉得这个部分应该是我们对净化这个行业行为、医药代表行为做的一种尝试。所以从制药企业来说,我们还是欢迎的。

  但是第三个观点是,我们同医生的互动,就是制药企业同医生的互动,是不是只有医药代表这样一种形式,其实不然,我非常赞同刚才娄总讲的,实际上中国的市场非常广阔,而且随着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不是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医药代表跑到医院去跟中国每一个医生面对面去讲我们的产品,这个是不一定的,其实可以尝试更多的,利用更多的互联网技术,利用新的技术,可以强化我们之间的互动,这个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所以说整体说来就这三点,本身医药代表工作,不管是今天还是未来,它有现实需要,特别是在中国;第二医药代表行为需要正规化、需要合规化;最终医生互动行为也需要多样化。

  宋瑞霖:确实,医药代表有被污名化的趋势,大家都不了解,了解的都是负面。医药代表工作行为中不规范也是诸多的问题,这也是现实。下一步不能简单的否定医药代表。医药代表在仿制药企中,魏总怎么看?

  魏海军:药企是推动人类健康的有机整体,我认为有些行为把它割裂了,医药代表实现这样系统功能非常有效的介质,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看待这样一个职业。

  刚才讲了很多医药代表的问题,我们讲经济,还得看看需求方怎么样,不能都望着医药代表。再看看医疗市场,所以我说刚才几位讲的我很赞同。你不可能没有,当然未来药企跟医院对接方式,随着新媒体、新的传播手段,可以改变。

  但是我们院士不也讲了,看病拿机器人看一个,有的时候看不了。我们觉得要有一个很好的职业规划,这个职业规划不仅要从医药产业发展来讲,从行业整体来讲。药企把药生产出来,总要传达给医生,我认为不矛盾,看问题还得要抓住根本,别总说到药企身上来,也别说医药代表就为药企服务。

  宋瑞霖:魏总讲的我很理解,医药代表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不管是面对面,或是网上的,总而言之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医药代表是来自于我们体系过程当中的,不是代表某个人或者某个企业个体。徐镜人董事长是我们医药界的前辈,同时百强企业你是NO.1,第一名的企业,您觉得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徐镜人:我们今年同比比上年增长15%,估计下半年也不会落后。这个改革本身对我们来说,跟发展重心没有太大关系,医药代表都有啊,铺开来讲,医药代表的水平、能力可以上升和发展,怎么样来规范,那这个事情,我们这儿讨论不行,要和医生一起开个座谈会,这个有点意思。多方进行交流进行探讨,把它规范化。这样就有点意思。光企业在说医药代表怎么样,这个不行的。

  宋瑞霖:医药代表的问题是肩挑两头,联接药和医,所以医和药之间要共同治理规范,光备案是不行的,审批也不行的,不把规范制定好,行为标准制定好,我们每个人脑袋上挂个牌,该犯错还得犯错,这是制度建设的问题。

展望医药行业未来五年:发展引领中国医药经济走向世界

  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希望在座的每位嘉宾,你们准备用两句话来展望一下未来五年,你对医药产业发展的信心。

  孔泰:如果预测未来五年,我认为医药这种发展,会引领中国医药经济跨越式发展走向世界。

  张诚:我想谈到中国医药市场的未来,借用迪恩斯在双城记里开头那句话,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中国市场前景很大、很光明。最坏的时代,如果企业转型过程中固步自封,不能勇敢走出过去的舒适圈,将可能会被市场淘汰。这是我对未来的想法。

  刘振腾:未来五年的话,是中国医药市场整合最关键的时期,对标美国去看,市场是中国的两到三倍,医药企业数量只有几百家,可能五百多家左右,希望中国医药企业在未来整合时期能够加强合作,实现高度的集中度,给国民带来优质的产品,这是最大的希望。

  娄竞:我很有信心中国未来五年从量来说是最大的市场,创新战略等于人才战略,人是最重要的。

  魏海军:问题不可怕,有了问题才有前进的方向,未来中国医药产业非常可喜,我们觉得大有希望。

  徐镜人:我们医药人要敢于攻坚克难,把创新和我们市场一起抓好,把质量和品牌一起抓好,未来中国医药发展是无可怀疑的,肯定是好的。

  宋瑞霖:我们在座企业家们尽管遇到了很多挑战,但是都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现在生活在改革的年代,改革当中就是要以变应变,如果不能用变化创新思维来应对一个发展的世界,那么你将永远是一个落后者。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医药产业发展会随着创新能力提升,整合能力的加强,我们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更加期盼,中国未来五年能够有企业进入到亚洲前50强,能够在未来十年能够进入到全球前五十强,这将是我们真正可以笑对江湖的时候,感谢各位。今天圆桌会议就到此结束。

 



“亲爱的小伙伴,点击以下二维码便可关注我们。我是39医药,若想提供任何医药行业新闻线索可直接加我(个人微信号:yiyao39),很高兴能认识您!”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