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中药饮片频现质量隐忧,问题在哪?药材源头是关键!

     对中药行业来说,今年是不平静的一年。国家食药监总局数次发布中药饮片不合格通告,与此同时,中药材价格也在持续分化,河北承德产统根白头翁月涨幅高达66.67%;而广西壮族桂平产山药毛条则跌23.08%。

     南都记者从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处获悉,由于中药材价格整体持续走弱,中药饮片加工制造行业正在迎来近几年难得的高增长期,但与此同时,由于国内不少中药饮片企业依旧是分包装商角色,对源头的把控缺失,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也在频频出现。目前中国饮片行业如何进一步规范正在成为业内共识。

     价格在下跌中分化:大品种跌小品种涨

     “近来,跌价前10名主要是人参、三七等大品种,三七跌幅很明显,而涨幅较大的则以小品种为主。”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负责人、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贾海彬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贾海彬说到的三七,一直是大宗中药材的价格风向标品种,目前等级较高的20头春三七的价格已经从今年年初的每公斤700元,跌至最新的每公斤600元左右,一些文山的商户甚至在以560元每公斤的价格做批发。

     而小品种方面,除了上述提到的白头翁,以岭南为主产区的溪黄草的价格也在显著上涨。广东英德产的溪黄草价格涨幅在40.63%。据广东省一些商家介绍,溪黄草目前价格上涨是因为前两年溪黄草掉价厉害,导致种植农户较少,进而引发货源紧张。

     由于中药材价格在今年以来整体呈现下降态势,这令上游制造业迎来了难得的喘气机会。以中药饮片加工为例,南都记者查询工信部最新数据发现,该行业2017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1047.88亿元,同比增长21.33%,而2016年同期,增速才13.03%。工业利润总额方面,中药饮片加工利润总额73.61亿元,同比增长22.78%,也大幅高于2016年同期的13.27%。

     饮片频被查:药材源头是关键

     除了价格也影响行业外,质量也正在成为左右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就在9月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又发布了新一期中药饮片不合格通告。通告表示:标示为重庆市渝和堂药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生产的5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对于,贾海彬认为,中药饮片质量问题频出,问题在源头。据其介绍,因为源头质量保证不了,无法实现溯源,后段的努力就等于白做工。

     据其介绍,目前国内不少中药饮片公司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原料供应商,而只是一个分包装商角色。即中药饮片公司所用的中药材并非来自公司自己的优质药材基地,而是通过收购而来。

     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兼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主任张世臣昨日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国家食药监总局飞检屡屡查出问题,原因很多,其中,一是有可能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但也有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即好的饮片也需要有好的药材,但目前要买到好的药材比较困难。而这就要求行业注重源头问题。

     “原先不少企业已有中药材G A P种植基地,目前一些大的中药饮片企业还在做道地药材基地。对于协会来说,能做的就是协助政府和企业两头抓,一是从源头抓合格药材,二是促进加工工艺的进一步规范。”张世臣进一步说。

     据悉,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已于今年召集中医药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以及大型企业的代表,对加快实施中药饮片批准文号管理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并达成共识。

     会议当时就指出行业面临“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规模小而散”、“产品生产多品种少批量,集中度差”、“产品标准不统一,存在质量问题”等几大问题。

     有来自工信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1月底通过新版中药饮片GMP认证的国内中药饮片企业1147家、销售总额153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占总体的60%左右,总体来看企业规模小而散,势必造成市场无序竞争状态。为此,有参会专家今年已建议,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加快实施中药饮片品种实施批准文号管理。


     相关

     今年以来中药饮片部分不合格信息一览

     2017年2月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关于54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的通告,经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4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标示为上海华鹰药业有限公司等46家企业生产的54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2017年4月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药品抽检公告显示,包括标示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分公司等在内的30家企业生产的33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性状、含量测定。

     2017年5月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通告称,经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等3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标示为四川青神康华制药有限公司等62家企业生产的71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2017年7月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告称,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标示为哈药集团世一堂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同仁堂(600085,股吧)(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等20家企业生产的中药饮片不合格。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