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看病时,医生往往要求病人首先做个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上最常做的一项血液检查,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数量会发生变化,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经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为具有诊断参考价值,所以,许多病人在病因不明时都要做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通常叫红血球。它的主要组成分是血红蛋白(其中包括蛋白质和铁)。血红蛋白是人体内运输氧(O2)和二氧化碳(CO2)的工具,它的减少,影响到O2和CO2的运输,使人体发生病理生理变化。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有助于贫血诊断并判断其程度。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在120g/L以下;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在90g/L以下;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在60g/L以下;严重贫血:血红蛋白在30g/L以下。以上是根据男性女性不同,大致划了一下贫血程度判断的范围。但应注意,如有严重脱水、血液浓缩,测定结果会偏高,掩盖了贫血,要根据身体全面情况做出判断。红细胞增多症临床不多见,可见于肺心病、高山病,由于氧供应不够,身体代偿性作用,使骨髓造血增多,通过增加红细胞运输工具来解决组织氧的供应问题。
白细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白血球,是人体内的“卫兵”,执行防御功能,对外来的病原菌具有吞噬消灭的作用。白细胞是一个“大家族”,根据其结构和性质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总称为白细胞。在不同疾病中,各种白细胞的变化不同,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总数中约占60—70%,是白细胞中最多的一种。一般炎症或感染白细胞总数增多,特别是中性白细胞增多最为明显,可占总数的80—90%。白细胞降低,多为病毒性感染、伤寒等病。如感染之初白细胞增多,表示机体对疾病的反应能力,如突然降低,则表示感染严重或机体抵抗力太差,无反应能力。嗜酸性白细胞:它的增多,常见于过敏反应(如哮喘病等)、寄生虫病(如蛔虫等)。单核细胞:它的增多见于结核病、伤寒、疟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淋巴细胞:仅次于中性粒细胞,在5岁以下儿童占的比例更高,可达50%左右。常见于结核病、百日咳、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血小板是三种细胞中最小的细胞,含量也最少。血小板的机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前者指的是血管破损而出血时,具有制止作用;后者是指血液加速凝固成块。因此,测定血小板数有助于出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诊断,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另外,医院对要进行手术的病人,还常做出血和凝血时间检测,怕手术时出血不止,此试验也与血小板有关。
编辑:萱 萱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