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与你同行 ——写在石河子人民医院建院50周年之际

开  栏  语

三代医院人,为民谋健康;筚路蓝缕中,不断创辉煌。

2017年12月25日,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即将走过半年世纪的光辉历程。

在这半个世纪的征程中,有多少医院人呕心沥血、敬业奉献,有多少社会人关爱医院、理解支持,又有多少病中人得到悉心照顾、心怀感恩?可以说,每年每月,每时每刻,在“咱老百姓自己的医院”都在发生着感人的故事。

这些正能量的故事,是我们医院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新一代医院人克服困难、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我们想,也一定能引起您的强烈共鸣。即日起,我们特在微信平台上分享这些故事,期待您的关注。

-编者-

这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美丽小城,便是我的故乡。小城年岁不大,几乎与我同岁,这里有我幼儿园的笑声,小学的歌声,以及工作与退休的风雨岁月。

认真翻检,身边这所医院的点点滴滴,渐渐聚拢眼前。

人民医院,50华诞,比我小。其实比我大好多。它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二十六师医院,驻玛纳斯县小李庄,早期医护人员是起义部队医院班底,(如果追溯,还有许多历史)由于开发莫索湾,医院分迁下去。师部驻石河子几年后,医院才开始筹建,没有随师部一起搬迁的原因,我想,一是石河子刚建城,城内人烟稀少,部队都在下面农场。二是兵团司令部在石河子,城里有兵团二医院,看病也很方便。

八师医院在市13小区西南角一片地窝子上,断断续续从1960年筹建到1967年才正式成立。那时的建设能力可见一斑,两栋四层楼盖了七年!医院建成后还有许多人住在地窝子里。现在的建楼速度可惊可叹。

细想起来,人民医院和我及市民,几乎共生共长、同喜同忧,无法分割。

我工作的单位与八师医院相隔一条马路,与它的交集,相识、相熟,无非是医患之间的相遇,亲朋好友的探视,还有几乎忘却的早年不成功的对象。

再就是妻子的孕前检查,儿子的出生,发烧住院……直到退休后两年一次的体检,前辈及同事的住院、病逝……在这同一个地方,为生而喜,为死而悲伤。

几十年间,医院前的花圃凉亭、门诊的喧挤、各科各楼层迷宫似的走廊……都了然于心了,但更多的是,对生老病死、人生苦短的体谅与豁然。

较于一般市民,我对人民医院的了解,相对全面深入一些。

了解人民医院的契机,是2007年拍摄建院四十周年专题片。作为该片的撰稿人,我细研了院志,召集各科室座谈,采访建院元老,在如海的资料中,梳理出该院的发展轨迹、节点、亮点以及成就全貌。

在撰写专题片的几个月中,我参观了医院的角角落落,走进楼室庭院,早已走出人们视线的建院前辈,专家名医,渐次浮出水面,一一进入专题片中,历史没有忘记,作为媒体记者的我更不敢疏忽。

旁观人民医院,人员素质在不断变化,几十年的新陈代谢,新俊辈出。从起义军医、子弟兵老领导,到山东医护女兵,从文革军管军官、赤脚医生,到医学院毕业生、研究生、博士生,人员素质有了质的飞跃。医疗设备由简陋的听诊器,X光机,到现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仪器,微创手术、远程诊病……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近十年的发展变化。

人民医院在我心中,是一个军垦农场长大的孩子,青涩到成熟,质朴变丰盈,无论多少坎坷风雨,他从不回头,迈着军人的节奏,一步步走入壮硕,走向强健。

2014-2015年,我去南疆十四师二二四团编纂《二二四团志》,沙漠边缘邂逅石河子人民医院的六位支医医生,千里之外,格外亲切。每日一个锅里吃饭,大家谈到石河子的绿色,这里酷烈的沙尘天气,简陋的医疗设备,落后的医疗条件,以及远离家人的孤寂,维稳前哨的安全担忧……

于是,我在志书中把前后几批支医的医生,全部列入表中,这是石河子人民医院支援偏远地区的生动事例。其实这也是老传统的新继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医院就有医疗下乡走牧区的优良作风,志书中有老照片为证。

从牙牙学语,到白发丛生,从满眼土坯房,到高厦林立,我见证了不足万人的新城到40余万人口的现代城市过程,这里就有从人民医院诞生的十几万军垦二代三代。石河子在不知不觉中飞速前进,人民医院也随之发生嬗变,50年回眸,才觉得这变化之巨大,也才觉得人生之短促,有数万老军垦从这里熄灭了生命的蜡炬。

医院与一座城与一个人,是生死之交,是不离不弃的生态共同体,哪天城镇农场消亡、人类不见,医院也就一同离地飞去。

人民医院与八师,与我真可谓“生死契阔”,写下这点文字,祝你五十岁的生日,半个世纪的风华雪月,也与我人生的喜怒哀乐一同共勉罢。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