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全科医学(深圳)高端论坛
12月14日-15日在宝安举行。
聚焦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
中国社区卫生协会,
以及省、市、区卫计委负责人,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
以及我国香港和内地知名全科医学专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
近1000余人共襄盛会。
领导致辞
国家卫计委基层卫生司副巡视员刘利群:
“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了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分级诊疗是我国基本卫生制度的重要基础,基层首诊是分级诊疗的基础,全科医学的发展、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是基层首诊的基础。
深圳市作为社区卫生、全科医学发展比较早的地区,在社区卫生网络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保障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吸引了优秀的全科医生,还引进国外专家培训本地队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全国处于高水平。
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博文:
深圳社区卫生工作从90年代以来,走过了20多年不平凡的道路,很多工作位居全国前列,这得益于深圳人的创新精神,也得益于在座的有志之士共同努力。全科医学强调防治结合,全科医生或者家庭医生应该把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很好地连接起来。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罗乐宣:
深圳按照国家发展规划要求,以及服务需求的定位、人群结构,确认了一方面要发展区域医疗中心,提升总体医疗水平;另一方面重点要强基层,打造医疗联合体,形成一个真正实现上下联动、双向转诊,以家庭医生服务为突破口的基层服务体系,能够更好地服务基层。随后,他还做了 《建立激励引导机制 推进全科队伍建设》专题报告。
美国国际家庭医学教育联盟(IPECA)主席
William J. Burke教授:
中国的领导人有远见卓识,致力于提高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提高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意识,减少医疗支出。这些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就。
中国全科医学创始人、首都医科大学教授顾湲: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该是政府支持下的市场行为,它的目的是吸引大多数民众找家庭医生解决健康困扰,要建立在信任基础上。
据了解,目前,在深圳已有401.4万居民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常巨平主持开幕式
精彩瞬间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主任卢祖洵教授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方小衡教授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全科医学教授、深圳国际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研究主任Colette Browning
宝安区社管中心主任何振彬代表区卫计局发言
宝安区委区政府结合新时代“健康宝安”建设要求,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改革,以主体责任为抓手,以权责体系为纽带,以绩效考核为手段,以经费分配为杠杆,全面有效提高社康中心服务能力。
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专职党委副书记张日华在论坛上介绍了发挥医院集团优势,推进分级诊疗的具体做法
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专家进社区成为常态,先后派出100多名专家到社康开展诊疗、教学、健康教育工作,鼓励医生成为专科、全科“双证”医师。今年12月,率先在全市开展全科医生导师制培训工作,遴选25名通过《深圳市高级家庭医生胜任力评估指南(试行)》考核或美国国际基础医学教育联盟(IPCEA)考核的高级全科医生,对辖区内正在规培或毕业3年内的全科医生进行导师带教,培养和充实社康中心全科医师人才队伍。
宝医(集团)一院副院长潘晓华教授(左)及西安市卫计委基层指导处处长吕喆(右)在分会场上作主持
优秀全科医生代表蔡春虹分享了如何成为一名卓越的全科医生,满满的正能量引发了大家强烈的共鸣与掌声。
实地参观
与会人员到广东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宝医(集团)一院大浪社康中心参观了儿童保健室、远程会诊中心、女性盆底康复中心、医养护智慧管理中心、国际全科医生技能培训中心等,并观看了相关操作演示。
工作人员在介绍相关情况
医生在演示转诊流程
全科医生培养国际化
目前,深圳已有91家全科医学社区培训基地,实现了全市覆盖。其中有3个国际全科医生技能培训中心,两个在宝安区,大浪社康中心是其中之一。每月由多名美国、英国的全科医生来进行现场带教,采取层级教学模式,培养20名一级学员作为师资,再由每名一级学员培养3-5名二级学员,然后一二级学员带动所在社康的学习与培训,让更大范围的全科医生的临床水准与服务水平得以提高。
经过规范化培训结业的医师目前分布在全市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全科医师岗位上,他们的全科诊疗水平获得了广泛认可,很多人已成为社康主任和业务骨干。
部分参加论坛的领导与嘉宾合影
对这次盛会,宝安区委区政府、卫计局和宝医(集团)领导都非常重视。宝安区和宝医(集团)社管中心牵头,宝医集团一院的院办、医务、宣教、社康、急诊科、计管办、保卫科以及客服等部门全力配合做好各项工作,保障本次论坛顺利举行。
供稿、供图:胡莉 李树然 吴晓文 向其国 卓彬 林雪琴
制作:卓彬 吴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