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艾”心驿站】第一次零距离接触病人&“娜姐”的由来

REC

配图选自电影《最爱》,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村民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恶疾而被打乱了平静的生活,人们在恐慌中展现出人性百态。身染绝症的男女主角从相怜、相依到相爱,在这段不被祝福的感情中两人用生命证明了爱情的尊严。


但你也许不知道,这出戏背后还有个意义,那就是——它关注了艾滋病人这个群体,为他们发了声。

前几日,一位多年做防治艾滋病宣传的工作人员整理记录了她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为“艾”发声。


 防艾工作日记 

一直在想着,把自己的工作记录下来,一直没做。在谈“艾”色变的年代,从事这块工作确实有点压力,因为很多人的不理解不配合,让这工作开展得更为艰难。今年的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借此挈机,记录一下防艾工作中的点滴,一方面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知识,另一方面让多年后的自己,有个回忆。——娜姐


01 第一次零距离的接触

市里和区里疾控提出病人要到社区管理。去年7月份,这项工作真的开始了。

我有点紧张又有点好奇。虽然这几年一直在做防治艾滋病的宣传,常去企业和娱乐场所讲课,对这方面内容很熟悉,但是真正面对病人,还是第一次。

再三和病人确认了时间和地点,在工作室静静地等待小欧(化名)的到来。

为此我还特特烧了开水,准备了些水果。

午后,小欧小心翼翼地推开了工作室的门,然后怯怯地问:“您是**医生吗?”

第一个病人终于来了,我大松一口气。

艾滋病人能从外表上看的出来吗?”

绝对不能!

这是我看到小欧后第一个从脑子里出来的反应,任谁在大路上看到他,也不会把他和HIV感染联系在一起。

事先已经了解到他感染的途径,为了更好能和他交流沟通,那段时间里我看了很多本耽美小说。目前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第一次的沟通,很融洽很和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信心大增。


02 “娜姐”的由来

现在很多我管理的病人, 都喜欢叫我“娜姐”,我也认同了这个叫法。

第一次这么叫我的是小c,这是个阳光帅气的男孩,常常带着美瞳。在接触过好多次后,他说还是叫我娜姐吧,这个比**医生亲切多了。好吧,只要好好地随访治疗,叫啥都行,而且“娜姐”这个叫法也挺不错。

熟悉了之后,我就变成了他的家庭医生。有个感冒发烧,他就打电话给我。

有一次,他牙疼想来拔牙,问我怎么办?我跟他解释说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其中一种就是血液传播,拔牙过程中可能会流血,医生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会有感染的风险。我告诉他先吃点消炎药,把炎症控制,再考虑是否拔牙。三天后,他打电话给我,说牙疼好了,不拔了。

以后的日子里,他所有的不舒服,都提前告诉我。

我暗暗高兴,病人多么信任我啊,能用我的知识给以他帮助,让他不再孤单,感觉不再被人遗忘,不就是这份工作的意义嘛。


未完待续......

今天首推两篇,防艾工作日记还会继续定期更新。

最后祝大家冬至快乐!

今起,进入一年当中最冷的日子,注意保暖,爱护自己,当然也不要吝啬自己的温暖去暖暖他人。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