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南部县中医院"↑订阅本微信号。
崴脚,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医学上称做“足踝扭伤”。这种外伤是外力使足踝部超过最大活动范围,令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甚至关节囊拉扯撕裂,导致出现疼痛、肿胀和跛行的一种损伤。
什么是崴脚?
因为局部的小血管破裂出血与渗出的组织液在一起会形成血肿,一般要经过24小时左右才能修复,停止出血和渗液。如果受伤后立即使劲揉搓,热敷洗烫,强迫活动,势必会在揉散一部分瘀血的同时加速出血和渗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以致形成更大的血肿,使受伤部位肿上加肿,痛上加痛。
人们常说的“存住筋”,实际是损伤以后软组织发生粘连,影响了功能活动。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损伤的中后期。所以,受伤后几天内的活动受限,一般都是因为疼痛使活动受限,而不是粘连所致的“存住筋”。
崴脚后要确定是否有骨折?
如果发生了崴脚,要立即停止运动,包括行走等活动。对于怀疑有骨折者,要去医院拍摄足踝部的X线片,明确有没有骨折?
如果有骨折,原则上应该行手术治疗,使踝关节得以解剖复位,以免日后出现创伤性关节炎,造成踝关节长期、慢性肿胀和疼痛。如果没有骨折,我们才能按照踝关节软组织损伤处理。
崴脚后怎么办?
第一件事儿是止疼。应当立即停止行走,使损伤的足踝部得到休息,从而减轻因为损伤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有人崴脚后忍痛行走,认为活动活动就好了,这是错误的观念。忍痛行走或活动会加重损伤,不利于损伤组织的恢复。
第二是冷敷。可以用冰袋或者其他温度比较低的物品放在损伤的踝关节部位,降低局部的温度。冷敷的目的是使损伤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达到减少出血和渗出,防止局部肿胀的目的。同时,冷敷有减轻疼痛的作用。
冷敷应在受伤后立即进行,一般持续做1—3天,即伤后48到72小时内,损伤的局部不用热敷,而用冷敷来止痛和防止肿胀。
第三是做损伤足踝关节的加压包扎和固定。目的是通过局部缠绷带的方法压迫损伤的血管,减少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组织的肿胀和疼痛。同时,加压包扎也起到踝关节局部固定作用,可减轻疼痛和因为局部不稳定或者活动产生的组织再次损伤。
第四是在充分休息,避免活动的基础上抬高患肢,促进受伤肢体的血液回流和减少受伤组织的淤血,达到减轻肿胀的目的。可以将受伤的肢体抬高10到20厘米,也就说,如果人平躺状态,把患肢抬高10到20厘米,高于心脏的水平,就可以达到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踝关节肿胀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有的人在崴脚后,用按压,旋转,搓揉踝关节的方式来处理,希望起到止疼的目的。这样处理崴脚是错误的,不能提倡。搓揉和转动损伤的踝关节,只会加剧组织的损伤,并继续损伤。其结果是促使损伤的血管继续出血,局部肿胀加剧,所以要让损伤的足踝关节处于休息和静止状态,而不是活动。
有人觉得崴脚后,经过局部按揉,疼痛可明显减轻。这是误解!正是崴脚部位的按揉,给损伤部位一个明显刺激,使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转移到施行按揉者的手上,分散了对损伤引起疼痛的关注度,患者主观感觉疼痛减轻了,这完全是一种错觉。当按揉结束后,患者的注意力又会回到损伤局部,又会感受明显的疼痛。所以,是要让损伤的踝关节静止和休息,而不是活动,目的是减少出血,减轻肿胀,缓解疼痛。
冷敷和热敷怎么做?
热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疗法,作用却截然不同。血得热而活,得寒则凝。所以,在破裂的血管仍然出血的时候要冷敷,以控制伤势发展。待出血停止以后方可热敷,以消散伤处周围的瘀血。
冷敷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冰箱里冻上冰块,再将这些冰块放在塑料袋中,用一个薄的毛巾或者手绢包起来,不要让冰冷的塑料塑料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出现皮肤冻伤。每次冷敷持续时间,根据患者情况不同而不求统一。一般一次20分钟左右,时间长了容易冻伤皮肤。如果在冷敷中出现皮肤感觉麻木,苍白等表现,应该停止冷敷,预防冻伤。
热敷所需的温度大约是40到45摄氏度。这个温度略超过人体正常37摄氏度的体温,使人有一种舒适感。热敷的时间应人而异,只要感觉舒服就可以。热敷时最重要的是掌握治疗温度,防止皮肤烫伤。
南部县中医医院温馨提示:
如果发生了崴脚,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的治疗,而不是随意的处理,要防止因处理不当产生的各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