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贝克医药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对中国内地的北方地区而言,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对南方来说,则是一种风光或另一种农事,立夏后的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南方早稻插秧的农忙就在此时,而插秧时能否下雨就显得极为重要,“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立夏应该重视养心,宜休养生息。心要静,宜午睡,饮食宜清淡。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
眼下正是“立夏”时节,顾名思义表示夏天开始。这个节气是一个万物快速生长增高的时期。 古时,一些君王在夏季刚刚来临之际,要举行仪式,到京城之外的地方去迎夏,而出行的那天就是“立夏”。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自然界的四季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心对应“夏”, 也就是说在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此时利于人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们在此季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
立夏后心要静
夏日气温升高后,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有些人平时温文尔雅,不急不怒,可到了 夏天,却变得性情急躁,这与心火过旺有关。
《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心主神明。”中医的心除了心脏外,还包括人的心理因素。在“立夏”之季要做好精神养生,应该保持心平气和。多做安静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
“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 以免汗多伤心。初夏之时,老年人气血易滞,血脉易阻,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 以畅通气血。
立夏后要午休
“立夏”之后,昼长夜短。根据节气变化,相对于冬春季节,人们可晚些入睡,早点起床, 增加午休,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立夏”后,白天长夜间短,晚间睡眠往往不足,老百姓常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 中午1时到3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午饭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脑的血供就更为减少。 所以,人们中午总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午睡时间过长,一旦醒来就急忙去工作或学习,因脑部供血量不足,就会出现短暂的功能性紊乱,使人感到头昏脑胀。因此,睡醒后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
夏日午睡固然重要,但却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如患有低血压疾病的人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有障碍,特别是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不宜午睡。
饮食低脂宜清淡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水煮鱼。
中医认为“立夏”后阳气上升,人若吃油腻或是易上火的食物,就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 而出现上火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 鸡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贝克医药
轻松一点关注贝克医药官方微信: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bcpharm”或“贝克医药”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贝克医药官方微信,让您快速了解有关行业信息及贝克的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