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为此,1978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决定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
很多人都存在高血压这种疾病,然而真正在意的人很少。不少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认为,冬天寒冷刺激更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然而,季节交替的气温变化更容易让心脑血管受伤。
心血管医生介绍,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于是很多人就中风、心梗、甚至猝死了。但也有些心大的患者,认为年纪大了,很多人都会有高血压,不需要太在意的。
下面这些说法,你可能都听过:
头不晕?那就说明血压不高,没关系的,不用处理;
血压是高了,但没头痛、脸红、头晕等症状,那也不用处理。
产生过这种想法的人,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等到“有感觉”的时候,可能就来不及了。血压是反映我们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早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对预防高血压和并发症非常重要。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
心脑血管风险加大
高血压人群越来越多,许多人觉得吃吃药、降降压就可以了。可很多人不知道高血压还会“伤心”,引起各种心脏问题,比如“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
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LVH),原本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因高血压而诱发左心室肥厚(LVH)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增加8倍,冠心病死亡率则增加6倍[1]。且左心室肥厚(LVH)程度越重,心血管病风险越高[2]。
简单来说,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会加剧心脑血管疾病,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大大增加死亡风险。
什么是左心室肥厚(LVH)?
据统计,我国的高血压患病人数约有3.3亿[3],而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的比例高达42.8%[4]。也就是说,约有一半的高血压患者都合并有左心室肥厚(LVH),其中年龄越大,发生的概率就越高。
我们的心脏就像一个泵,高血压患者如出现外周血管阻力增强或血容量增加的情况,就会加重心脏负担,长久如此,则会使心脏扩大,影响心脏功能,从而导致心脏肥大。如果情况出现在主动脉,则会导致左心室肥厚,简称LVH。
尽早筛查左心室肥厚,
降低患病风险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确实很可怕,但如果能够尽早接受药物治疗(比如服用ARB类降压药物),降低血压,是可以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LVH),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
1、尽早筛查左心室肥厚(LVH)
尽早治疗的前提,是高血压病人要主动去做左心室肥厚(LVH)筛查。通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即可准确筛查。大部分医院的设备都支持这一项检查,方便且价格公道。没事自然最好,万一确诊,也能尽早接受药物治疗。
专家建议,对明确诊断的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优先推荐有循证医学证据的ARB类降压药物。
2、限盐补钾(每天不超过6g)
钠盐摄入过量,会促使身体囤积过多液体,容易导致血压上升,增加中风、心梗风险。因此对于高血压来说,腌菜、腊肉、烧烤、酱类等高盐食物,尽量少吃,每天将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克内。
而钾的摄入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尿钠排出增加。平时可从新鲜蔬果、豆类、菌类、贝类等富含钾的食物中获取。
3、适量运动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是不适合运动的。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适度运动是可以帮助控制血压的,长期坚持的话,有利于改善健康,防止病情恶化。
当然,这里所说的“适度”,是指患者能在运动过程中能正常说话、谈笑。如散步、骑自行车等低强度的运动,都非常适合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的治疗,控制血压是根本。要提醒大家的是,辅助降压效果是有限的,该吃药还是要遵医嘱服药,毕竟把血压控制住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肥胖、年龄、遗传、高盐膳食等,也都被认为是诱发LVH的危险因素。因此,患有高血压疾病的人群,一定不能忽视左心室肥厚(LVH),尽早做检查,早筛查早治疗。
高血压常见问题答疑
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
测量血压时,应坐在有靠背的座椅上,双腿自然下垂,上臂置于桌上,肱动脉与心脏位置平齐。将血压计袖带紧缚于被测者上臂,气囊中部对准肱动脉,袖带的松紧以恰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宜。袖带下缘在肘弯上2~3厘米左右。
将听诊器膜面置于肘窝部肱动脉搏动,匀速充气至听不到脉搏搏动后,再打高20—30mmHg。松开气球上的放气旋钮,使气囊匀速缓慢放气(下降速率2~3毫米汞柱/秒),水平注视汞柱凸面。水银柱在下降过程中,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次肱动脉搏动声响(柯氏第一音)时汞柱凸面所示数值为收缩压;最终消失时(柯氏消失音)汞柱所示数值为舒张压。
测血压时,一般需重复测2次,取其平均值;如果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测量值相差大于5毫米汞柱,则再次进行测量,取3次平均值。重复测量血压时,应将气袖完全放气2~3分钟后再测。
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哪个好?
目前在医院仍多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这种测量是公认的血压测量金标准。但水银血压计需要专门的训练才能测量,而且汞污染问题日渐为人们所重视。
对于家庭血压测量,完全可以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共同发布了《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建议用电子血压计逐步取代水银血压计。
血压计认证的国际标准主要有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国际标准、英国高血压学会(BHS)和 美国仪器协会(AAMI)标准,我国推荐使用ESH标准。
另外血压计需每半年校准一次。
测血压测左手好还是右手好
在测量血压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医院经常只测右手?两侧测量数值不一样怎么办?
对于首次测血压的患者,应该分别测量左、右两侧上肢的血压,以较高一侧的读数为准,而且以后测量血压时应该取较高一侧进行测量。多数人右上肢血压比左上肢高5-10毫米汞柱,所以诊室多测量右侧上肢血压。对于脑血管意外偏瘫病人,应在健侧上肢测量。因偏瘫肢体血管可能不正常,以致血压测量不准确。
如果连续3次测量发现左、右上至测量值收缩压相差大于20 mm Hg或舒张压相差大于10 mm Hg,应进一步评估及排除锁骨下动脉疾病(粥样硬化或炎症)、主动脉瓣上狭窄、主动脉缩窄、上臂血管有畸形、血管炎等动脉疾病的可能。
测量血压的“四定”
测量血压时,要做到1、定时间 2、定体位 3、定部位 4、定血压计。测量的数值才有参考意义。
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怎么监测
初诊、血压未达标者:每日早晚各测1次,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对少数无法连续测量7天者,至少连续测量3天,取后2天的血压平均值作为评估参考的依据。
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测1天,早、晚各1次。
测量最好选在早上起床排尿后,服药前,晚上在临睡前。
首次发现高血压要用药吗
首次发现血压高用药前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心血管内科去就诊,确定下高血压的性质(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同时需要做必要的相关辅助检查评估病情,如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检查等。
首次发现高血压用药的时机:
对于年龄≥60岁者,收缩压≥15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可立即药物降压治疗。
对于初次发现血压升高,血压在150/100mmHg 以下,如果没有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可以先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观察1-3个月,如果血压能将至140/90mmHg以下,可以暂时不吃降压药物。
如果血压高于150/100mmHg,或者已经出现了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必须马上开始口服降压药物。
改善生活方式的降压作用
如何选择高血压药
临床常用的降压药有ACEI、ARB、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B1受体阻滞剂、ɑ受体阻滞剂几大类,虽然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选用降压药的第一原则是必须先把血压降下来,达不到目标值时降压药所谓的其他额外保护作用都无法实现。
一般原则上应该至少选一种长效制剂控制血压,每天只吃一次,血压不会忽高忽低,会使血压控制的比较平稳。在开始服药5天内,血压可能降得不明显,如果血压特别高,收缩压>180mmHg,可临时加用一粒其他短效制剂降压药。
根据血压高低、患者自身特点必要时可以小剂量联用其它类型降压药物。
降压目标
年龄<60岁者,降压目标值是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者可再降低到130/80mmHg以下。
年龄≥60岁者,降压目标值是收缩压<15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如果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至140/90mm Hg。对于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者,收缩压目标值<140mmhg。
血压降不下来怎么办
1、药物尚未充分起效。常用的很多降压药属于长效药物,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1~3周)才能充分起效。
2、不良生活方式没有变。很多人以为高血压只要吃降压药就行了,继续抽烟,高盐饮食,不注意控制肥胖、血糖等。其实高血压患者,不管是否吃药,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必须得,甚至有些人在体重控制下来后血压也可降至正常。
3、降压药物效能不足。一种降压药物一般可使收缩压下降10毫米汞柱左右,如果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60mmHg 和/或舒张压>100 mmHg,需要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对于高血压的控制,小剂量联合用药比单纯加大药物剂量效果好。
4、服药不规律。有些人想起来吃一片降压药,血压高了多吃一片,不高就忘了吃,这种不规律服用降压药还不如不吃。
血压平稳后降压药可以停吗
高血压患者95%需终身长期用药,仅5%继发性高血压可能能根治,千万不要自己擅自减药或停药。
少数高血压患者在戒烟、控制住体重,改善饮食和作息后血压也可能降到正常,在心血管医生的指导下降压药可逐步减量甚至停药。部分血压长期稳定或偏低的高血压患者,也可在心血管医生的指导下逐步缓慢减药,直到用最小剂量的长效降压药维持血压平稳为止。
老年人高血压的管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有自己的特点:
1、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差大。
2、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3、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4、常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
老年人降压药遵循原则:
1、从小剂量开始,降压不宜过低过快。
2、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物。
3、多需要联合用药。
4、根据老人的合并症及降压药特性个性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