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昆中药张元昆作为“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非遗项目传承人,名列其中。
“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非遗项目传承人张元昆
一份笃定的钟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服务健康,张元昆将心血倾注于每一次制作中,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精湛的技艺,打造精品国药。这样的国家级荣誉,对张元昆而言,实至名归。
早在2014年,公司采访身为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张元昆时,朴实的她有点难为情的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真的没什么。我父母曾经在药厂工作,将中医药技艺和文化传承弘扬,以药济世,是他们的心愿,也是我的梦想。所以,从小我耳闻目睹,受家庭氛围熏陶和影响,对中药的味道始终难以忘怀。”
解放前,中药技艺传承一直依靠师徒间的言传身教,“师徒制度”也为昆中药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制药人。而1949年出生的张元昆,正好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第二代制药工人。1965年,张元昆进入昆中药,师承老药工杨德生、段凤英等人。
昆明市药材公司中药制药厂出席一商局1976年度先代会全体代表合影-第一排左一张元昆
通过老师傅们耐心指导,张元昆泛丸技艺越发精湛,对药材的水分把握得准,筛选认真,抛光技艺高,先后荣获省市“三八红旗手”、先进生产者和QC成果奖等,是泛丸行家。
1972年终百宝丹车间先进职工合影(第二排左三为张元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面对诸多闪耀成绩,张元昆总是满怀深情的说:“永远都要感谢我的几位恩师,杨德生、段凤英、张世昆等,如果没有他们教我过硬的技术,也就没有我之后的成功。”
坚信所做之事的价值
药,是呵护大众健康的一粒丹,能治愈心身苦痛。昆中药,采道地药材,遵法炮制,精工修合。“团撞揉翻不停缀,心念至诚功德全。百起千遍过筛箩,杳茫混沌终成圆。”这是昆中药水蜜丸药制作时的场景。
昆中药制作出的各类水蜜丸药,行销全国各地。而水蜜丸药品质的好坏,则主要看制作师傅手艺的高低,那就是像车间里张元昆这样的“老药工”。
张元昆在泛丸现场
昆中药水蜜丸传统泛丸工艺,遵循古法制作,通过炼蜜、起模、成形、盖面、抛光等严谨操作,制成的丸药内在质量优良,外形圆润光亮、大小均匀,被誉为“五劳七伤之妙药”。张元昆不计辛劳,恪守本心,以毋减毋糙、勤心勤力的制药精神,义无反顾地走在制丸的事业道路上,坚信自己所做之事是有价值的。
既值得做,就要做好。每个人都对未知的新事物存在好奇心,但是一部分人喜欢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用发明创造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像张元昆这样专注做事的药工匠人,对制药的好奇心远远多于他人。如果没有人去验证一个新想法,她宁愿自己吃苦主动承担,即使遇到比别人更大的挑战、更多的挫折,也能矢志不渝坚持下去。
制丸的道路是经过很多经验和灵感逐渐积累而来的,曾经有个处方的药材中大腹皮纤维较多,试制时难以成型。张元昆昼思夜想,反复试验,寻找原因。最终有一天,张元昆突发奇想,试试用大腹皮提取液做粘合剂?历经反复试制,终取成功。张元昆经常带领同事,积极开展“小改小革”质量活动。由她主持完成的金花消痤丸项目,荣获云南医药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而她参加完成的“理顺水丸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QC小组”项目,被云南省质量管理协会评为云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奖。
1999年张元昆荣获云南省质量管理协会颁发的成果证书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车间的起模室中,一口铜制荸荠式糖衣锅正在转动,这是水蜜丸药的核心。
起模时,对喷水的量要掌握准确。多一分少一分,都会对药丸的形成产生影响。分量的拿捏,时间的控制,全凭张元昆几十年的功力。
补中益气丸是补益药,含有党参、茯苓、白术、当归等,糖份多;金花消痤丸有浸膏,阮氏上清丸中儿茶黏。这些水蜜丸药粘黏性大,不能用水叠,适合用配比安全的酒精。而在喷水前,张元昆先用戥子称取适量药粉后,利落地将小药刷涂上药粉,在旋转的铜锅中,边喷水边轻轻地刷。不断的滚动下,细雨飘飞的药粉,慢慢地变成一粒粒小丸,初具圆型的药丸模子,也就形成了。
在选丸时,张元昆不嫌烦,手扶箩筛,眼盯粒粒细丸,经她筛选的半成品,合格率最高。如止咳丸,为保证丸粒大小均匀,剂量准确,她数十次过筛,一丝不苟。
张元昆在检查丸剂的起模情况
抛光是压轴戏。“药丸在锅中时间不能过短,让药粉粘贴更紧密。”快要出锅的药丸,会在锅中不断翻滚,哗哗作响,药面光滑油亮,不起疙瘩,互不粘连。
“出锅!”张元昆一声吆喝,利索的将药丸舀入药桶。一粒粒圆润似丹的昆中药水蜜丸就这样“蹦”向桶中!
张元昆制作出的药丸,不仅能发挥良好疗效,还使传统中药美感得以展现。清肺化痰丸、止咳丸、阮氏上淸丸……一大批独具天然药物特色的昆中药精品水蜜丸药,已载入国家药品标准,成为精品国药。
生命的价值在于聚焦
人生如白驹过隙,什么都不做,就是浪费生命。怎样用自己的生命,以泛丸技艺为核心,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也是张元昆一生的课题。
从16岁开始,张元昆就在车间当学徒、做泛丸。40余年一晃而过,张元昆光荣退休。但她把所学技艺,无私交给姜秀英等下一代徒弟。这些徒弟,也成为昆中药泛丸制作高手。
张元昆和徒弟在选丸
百年泛丸古法工艺,代代传承,只为真正做昆中药精品国药!“如果昆中药泛丸传承工作需要我,我一定会像当年我的师傅们一样,将我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下去!”张元昆如是说。若你有机会走进泛丸制作现场,仍可能会遇见她传授、帮教的身影。
张元昆和徒弟合影
从云海深处的一株株天然本草,到健康呵护的一粒粒济世丸药,虽历经无数蜕变,那份神韵在张元昆手中,却从未改变。正可谓:
四十芳华盛昆中,承前启后甘苦同。
锲韧妙手泛丹丸,匠心纯念济生功。
文|王云鹏 陈宗凤
编|余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