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健康】代餐食品走俏市场:真实功效存疑 盲目食用隐患多

     打着“天然、营养、低热量、能量持久”旗号,并宣称能够迅速有效减肥的代餐食品,因为迎合了当下一些女性崇尚减肥变美的消费心理,一时间风靡市场,在不断升温的“她经济”领域掀起一股热潮。

  而近段时间来,一些关于“代餐食品当饭吃,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案例被媒体频频披露,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代餐产品市场鱼龙混杂、标准不一、过分宣传等现状的担忧。





某宝随手一搜,动辄几十万条评论

可见代餐市场有多繁荣



代餐,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替代正餐的食物。这一理念源于西方国家,由于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肥胖对于健康的危害,一些替代高热量、高脂肪正餐的食物,如压缩饼干、代餐营养棒、代餐粉等应运而生。




新闻报道
新闻

       据媒体报道,湖南娄底19岁女子小兵(化名)坚持吃代餐食品两个月以来,一到饭点就吃一块饼干,顶多再吃些青菜、水果。虽然最终瘦了30 多斤,但是她却出现晕倒、心脏骤停,长期昏迷。经医生诊断,小兵是因为长期不进食导致严重的低血钾,最终导致心跳骤停。

  不仅仅小兵,在众多的代餐消费者中,经常有人反馈,在食用一段时间的代餐食品后经常会感觉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出现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有些人在停用后体重出现迅速反弹,更有甚至出现了轻度厌食。


媒体评论
评论

     “代餐热”下的盲目食用,如今还是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记者梳理发现,尽管代餐食品品牌众多,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标准认证,消费者很难从外观上分辨质量好坏。不仅如此,一些产品还存在具体成分不明确、用量无明确标准等问题。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消费者如若盲目食用,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早在2016年,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食药监部门就发现有减肥类产品添加“盐酸西布曲明”和“酚酞”的违法行为,提醒消费者理性购买、服用减肥类食品。尽管近两年来,随着国家食品安全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代餐类食品鲜有此类情况出现,但代餐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过分宣传的现象依然存在。

  在国外,减肥用代餐粉应该属于特殊医疗食品,必须是中度或严重肥胖者在医生或营养师监督指导下使用。

  而国内大多数跟风的减肥人士并没有胖到那么严重的程度,甚至很多女性在比较正常的体重下仍然坚持不断食用代餐粉以追求极致的“纤细”和“瘦身”。同时多数人在食用“减肥代餐粉”时直接听取“成功人士”的经验就开始随意使用这些代餐产品,这都是不科学的,也容易给身体埋下安全隐患。


——摘自《代餐食品走俏市场,消费应防走偏》,《工人日报》




媒体评论
评论

       食品消费正越来越占据城镇消费的主导地位。尤其是90后、00后等年轻人群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在有足够物质基础的条件下,他们更敢消费也更乐于尝试新的事物。这也是我国食品市场消费升级的动力。在这一趋势下,凭借场景化、零食化、社交化等食品消费需求的带动,营养棒这类代餐食品正成为消费者新诉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安全学院副教授朱毅建议消费者,食用代餐产品可以作为减肥的一个辅助办法,但如果完全取代一日三餐,很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等。他对记者表示,最健康的减肥办法还是改变生活方式。“上班族尽量自己烹饪新鲜食材,如果考虑便捷因素,尽量选择复配型代餐粉,但不能成为进食主打,不能长久依赖。

        此外,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表示,如果是保健食品,必须要有食药监部门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可以宣传在某些方面有辅助食疗或者辅助功效;如果是普通食品,就不能宣传特殊功效,没有蓝帽子标志,就不能宣传有减肥等功效。依据《广告法》规定,保健品宣传只能按照其在卫生部门备案的效果,不能渲染。


——摘自《舌尖上的“代餐”热》,《中国消费报》


专业人士表示,代餐食品的营养元素含量往往不均衡,维生素、矿物质等也非常有限,无法满足人体的需要,长时间食用还是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不推荐三餐全部食用代餐食品。想要减肥,还是需要通过有氧运动(游泳、慢跑、打网球等)再加上适当的饮食控制,这样才能有效地除去体内多余的脂肪。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