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一把手”服从“总抓手”》


     我们知道,做“一把手”很容易被前呼后拥和被团队的其他人所赞美,即使做错了大家也往往不说,而有了一点成绩又往往会被吹得很高,所以“一把手”很容易由不自信变得自信甚至自我。在有些组织里,只要当了“一把手”,即使没有什么业绩,也会非常自信甚至非常自我。一切事情皆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一个简洁高效的制度去管控“一把手”,或者虽有制度,但没有真正落实。“一把手”刚上任的时候,一般还会在决策前充分倾听团队和方方面面的意见,但自我膨胀了以后,可能就省略了,认为倾听是浪费时间。刚上任时一般也还会在决策前允许团队充分讨论、争论、辩论,甚至允许别人和自己争辩、顶撞自己,而自我膨胀到一定程度了以后,就觉得自己就是比别人聪明,不允许别人和自己争论、辩论,就变成“一言堂”了。如果“一把手”总是绕过“总抓手”当中的“一倾听”“二讨论”,那他的“三决策”就会变得越来越盲目,即使原来非常聪明的人都可能会出昏招了。“一把手”越不愿意服从“总抓手”,就会越愿意炫耀自己,而不是炫耀团队;就越会倾向于独断专行,有了成绩都归功于自己,出了错误都归咎于别人。但是对把“三决策”变成“四动作循环表”,把决策执行贯彻到底,却失去了耐心,觉得这个过程太慢、太长、太累,还是不断地独断专行,更能显示自己的聪明,更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虽然,“四循环”当中“一倾听”“二讨论”“三决策”都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四动作循环表”的落实。“三要素”“定时定点定人”开的下一天或者下一周的会议,一定要先循环上一天或者上一周会议的落实情况,并把落实结果按四类动作进行分类,高效动作要积累固化下来,最后形成高效制度。其他三类动作也要找出原因,记录下来,公开透明给团队,有利于大家以后尽量少做错误动作、无效动作和低效动作,多做高效动作。

     令人担忧的是,如果“一把手”不服从“总抓手”,时间长了不但会形成“一言堂”,他的正直也完全可能会发生逆转,觉得自己可以一手遮天了,就开始做一些违反理念制度的事情了,久而久之,如果不被发现,他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可能就会做犯法的事情了。“一把手”服从“总抓手”不但可以使“一把手”更聪明,还可以使“一把手”更正直,并且把决策和执行过程公开透明、团队作业,这对服务成就团队非常有利。因为团队成员都知道这个决策是怎么来的,也知道这个决策执行的过程当中出了什么问题,以后自己再做类似决策的时候就会更聪明,在执行类似决策的时候也会更有效。如果没有“总抓手”做保障,“一把手”闷着头自己做决策,那么团队成员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决策的,也不知道是如何执行的,更不知道这里面高效动作、低效动作、无效动作、错误动作是什么。当团队成员成了“一把手”以后,一切还得从头学,一切还得从头试,试错成本会非常大。

     “一把手”的权威主要不是来自于职务给的法定权利,实际主要来自以下三点:第一,你以身作则了,大家通过“总抓手”都看得很清楚,大家对你的尊重就会不断提升;第二,你服务成就团队了,大家通过“总抓手”也看得很清楚,对你的感激也会不断提升;第三,“一把手”通过“总抓手”做出业绩了,大家都能看得非常清楚,容易令人心服口服,权威自然就提高了。我最近发现“总抓手”和民主集中制方向一致,倾听、讨论是“民主”,能集思广益;决策、动作循环表是“集中”,能雷厉风行。实际上,“总抓手”更像是民主集中制中一个方面的具体化、流程化,使之更有利于执行。虽然“一把手”按“总抓手”这个流程办事麻烦了一些,但流程正确是我们决策和执行基本正确至少不犯大错误的根本保证,我们为此多付出一些成本代价也是非常值得的。


     总而言之,组织成长的可持续性仅靠“一把手”一时的正直和聪明是远远不够的,要让“一把手”越来越正直、越来越聪明,就必须从流程上确保“一把手”服从“总抓手”。在中证万融,从总裁、总经理、总监、厂长、经理、主任到组长都是各自组织的“一把手”,都要服从“总抓手”。要让“总抓手”逐步成为“一把手”和每个人决策和执行的习惯,不但在工作中如此,在生活中也如此,我们每个组织和每个人就一定会更成功、更幸福。如果“一把手”服从了“总抓手”,“总抓手”又服务好了四个“四一”,那么“3123”的实现还用担心吗?


文章选自《有效动作论》

     

   长按二维码关注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