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咨询公司都是过票洗钱公司?CSO表示:这个锅我不背!

CSO(合同营销组织)是近几年逐步走进医药人视野的,虽然N年前就有了这种模式,并且很早之前就有泰凌、康哲等一批早起以CSO模式起家的大的药企。

 

然而,自从两票制等政策出来后,CSO一时在各类医药媒体的炒作下,逐渐成为了变相“洗钱”增加药品销售环节的企业。

 

其实,真正有咨询方案和服务业务、通过合规的方式来解决票务问题的CSO公司,他们是没有参与到医药企业和商业公司两者之间的业务的,他们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第三者,为医药企业提供市场调研,策略分析、制定等服务,并向企业开具服务型发票。

 

而传统的代理制企业,则是直接购买医药企业的产品,只要里面加上一点点不合规的成分,就会发展成野蛮的销售型企业。


而且,要命的是,虽然两票制下不允许代理制企业“购买产品”这个动作的发生,但是,“购买”和“服务”这两个词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却有着很大的操作空间。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两票制一出,很多野蛮的传统代理制企业,纷纷披上CSO的马甲,挂着咨询的名义,继续做着经销的生意。原本就靠着带金销售,如今只是在两票制+营改增地压力下,无奈选择在CSO下来继续原来的那一套,然后,大家便都把矛头指向了CSO。

 

对此,相比很多CSO只能默默表示:


 

终究是行业自身遗留的问题,而不是CSO的问题。

 

其实,CSO只是一种模式,一种在当前不断精简的医药商业环境下的一种新的思路。并且目前的CSO模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目前的CSO仅停留在销售服务的外包,CSO公司和医药企业在整个区域市场的推广上联系还不够紧密,常见的是药企依据中央市场部的市场策略来下发到CSO予以借鉴,CSO公司依据自有的资源来进行销售服务。


但其实,CSO未尝不可参与到整个区域市场策略的制定中,或者药企直接让CSO和自有的医学部进行合作,一起参与到患者管理中,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学术推广。

 

目前CSO普遍问题是专业性不够,因此药企的选择是依托他们强大的覆盖能力去覆盖一些二三级市场,那么未来的CSO是否能上升到直接帮助药企整个产品线的管理呢?

 

虽然把自家的产品交给别人来做确实有些不靠谱,但在未来更加精简效率的局面下,这未尝不是一个可供选择的道路。

 

而且,近年来,不少规模稍大的CSO公司,都开始走商业配送的路子了。他们依托自己强大的上下游覆盖能力,布局各种配送渠道,这样一来,能很好的满足两票制的要求。

 

从目前国家规定的以两票制为主的各项医药推广法规来看,这些政策主要是针对个体户式单打独斗的销售模式,拿最近的带量采购来说,就是希望能遏制这种小规模、靠其他不当方式来竞争的个体。

 

无论是代理制也好,自营也罢,亦或是CSO的诞生,都是医药市场下对新环境的探索的产物。

 

但医改不是一场战争,因为战争总会有结束的时候,而医改不会。

 

因此,与其等待新的利好政策,不如主动求变,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方能在未来的医药市场中,占据新的高地。



思齐将于12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举办

#2018年医药商业创新年会#

将从创新的角度出发

共同探索新环境下的

医药商业创新之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会议及报名详情↓↓↓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