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国内大健康产业如何局部如何突破,一线零售离不开上游工业的支持。而上游工业如何做大做强,反观西方,单纯的抢占市场份额或许仍旧是较为落后的观念——新药品、新技术的开发才是关键。
目前国内的大型医药公司也好,相关的健康科技企业也罢,与国外的差距具体在哪里?
当人们在热衷于测量血压血糖骨密度玩儿无人机的时候,巴西的脑机接口先驱米格尔·尼克莱利和他的团队就已经打造了一整套外骨骼,让一位瘫痪人士为巴西世界杯开球。
下面为大家分享三个奇特的东西,它们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美国技术”。如果你能坚持看到最后,以“特斯拉”与“spaceX”两家巨擘跨界而来的企业思维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失聪人士不罕见。而助听器(人造耳)身为医疗器械,其过于昂贵的价格与专业的使用方式,对于目前国内零售端来说并不感冒。人造耳的声音一般听起来都不怎么样,为什么呢?因为要达到和人耳一样的处理效果,需要大概三千五百个电极。而大部分人造耳蜗只有十六个电极。但是在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ofIowa)医院人工耳蜗中心的专项团队正在研究如何将人造耳蜗的电极数在尽可能微小的载体上得以实现。他们没有专项资金来源,轰轰烈烈的众筹也并不如何青睐如此“偏门”的科技公司。该团队主要的经费来源就在于“药店”——在美国爱荷华州的一些药店内,会有一个角落有该团队的明显logo,驻店销售“简化版”助听器以及相关服务获得资金,以支持团队研究成本。这是较为简单的企业模式——简而言之:通过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提供资金,做科研该做的事。说玩失聪说失明。失明通常是视网膜疾病造成的,其实早在2011年,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就已经批准了第一例人造视网膜,它叫做ArgusII。它大概长这样:人造视网膜有六十个传感器,相比人类视网膜一百万个左右的神经元相比,太粗糙了。不过能让完全失明的患者看到模糊的边缘和形状,以及明暗差别。如何从六十个传感器扩大到六百甚至一千,完全让失明人士重现光明?研究并生产该人造视网膜的公司Second Sight负责人表示,这显然是一项耗资巨大的项目。然而人家同样在当地药店有自己的专项服务项目与相关咨询: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可以治疗近视眼,十万左右的花费就能在视网膜上“织”一张网,你再也不用戴眼镜——同时通过各渠道“挣钱”,反哺自己的科技研发。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通过胸口植入物伸出的触角刺入大脑,可以减低帕金森患者的抖动;减轻癫痫发作的强度;安抚强迫症?甚至,还能减缓慢性疼痛,比如偏头痛和幻肢痛,治疗焦虑症、抑郁症。还可以结合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刺激来修复中风或神经疾病造成的神经损伤?不用想,现在已经有了。只不过还在试验阶段——深脑刺激通常有一道两根电线,连接四个不同位置的电极,然后插入到脑中。当需要的时候,电极就能产生一些刺激,继而进行上述治疗。讲述这些已经存在、却似乎与我们毫无关系的“高科技”目的是什么?其实前文这三个案例中,出现过一种企业发展的模式。现在跳出医药大环境,以斯特拉、SpaceX的企业模式做向导。斯特拉这种电动汽车现如今家喻户晓,近处看,人们总以为这就是一家汽车制造销售公司。但如果你将视角拉到很远,就会看出端倪——况且其负责人早已给出过“公式”——挣钱只不过是要为新技术的开发提供资金,他们在寻找“一根火柴”。再以SpaceX公司为例。这家公司目前直立于向太空运送物资,兼顾太空旅行计划。必须知道,没有任何一家大型公司的CEO是傻子——如此海量的前期投入目的何在?就像下面这个“公式”所示。
这两个公式中,“更廉价的电动汽车”与“太空旅行成本的大幅降低”,这两点就是该企业所寻找能点燃一个时代的“一根火柴”!
很清晰的商业逻辑,很有愿景的企业家情怀。当谷歌投入上亿元在研究人工智能以及自能行走机器人的时候,百度还因为卖关键词赚钱并且背负了官司。 那么反观一线零售业与国内大小药企,有一位业内人士曾说过一句话:我们为什么制药、卖药赚钱?就是要有钱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有情怀的人也在寻找那根火柴。 那么具体到一个“点”上,这火柴到底是什么呢?有兴趣的话,欢迎在下方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