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四川江油的中国最大毒性饮片单体车间,植物发酵的味道扑鼻而来。这里生产的“毒药”不仅能治病,还能在中医养生产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味“毒药”叫附子。在江油,附子的栽培历史已有1300多年,炮制历史也逾千年。在炮制技术不断改良和我国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环境下,以附子为代表的古老中医药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毒药”制药渐被大众认可
附子是我国40种大宗药材之一,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等功能。有关附子的药方,历代医书多有记载。至清末郑钦安开创的中医扶阳学派(火神派),附子的运用甚至占到全部处方的3/4以上 。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医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所谓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等。
附子就是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民间一直就有“世界附子在中国,中国附子在四川,四川附子在江油”的说法。附子产于江油的道地性在于,江油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河西、彰明、德胜、让水四乡土地肥沃,土壤呈微碱性。北宋时期(公元1100年)江油栽培附子已颇具规模,因此当地农户对附子的栽培、加工、炮制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历经几十代药工的摸索传承,附子的生产逐渐形成了“浸、漂、切、煮、蒸、炒、烤、酵”八大工艺流程。如今,以附子为基础的毒性中药共有28种,临床常用的有12种。近年来附子产品终端销售量逐渐增大,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中药绵阳产业园主任张明泉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附片总灰分含量与附片中胆巴残留量成正相关性,市场流通附片总灰分高的达到20.0%以上,而附片正常总灰分一般应控制在6.0%以内。绵阳产业园自主研发的无胆附子新品规“蒸附片、炒附片”已载入四川省地方标准,这部分附子不用胆巴浸泡,成功改变了自清朝以来附子只能用胆巴储藏保鲜的工艺。无胆附片一方面可有效规避了胆巴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保存附子的有效成分,提升临床疗效,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康养产业前景广阔
值得关注的是,附子产业发展至今也存在一定瓶颈。张明泉表示,现有附子产品生产设施设备落后,跟不上附子产业发展的步伐;目前依然存在个体户(无证无资质)同正规生产制造企业并存的状态;附子的深度开发研究成果运用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张明泉透露,以附子为主的膏药生产、中医养生馆、艾灸店等“附子新产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准备中。未来,绵阳产业园将打造“全国中药饮片毒性饮片工程技术中心”和“全国中药毒性中药饮片生产基地”,开发附子颗粒制剂、经典名方制剂 (四逆汤)、附子衍生品等下游产业链。此外,还将建设中国首家附子文化博物馆,并将“中国扶阳论坛”永久落户江油。
“中医养生馆不仅有针灸、推拿、艾灸等治疗方式,更集合了名老中医坐诊。以附子为基础,集合四川丰富的旅游文化,计划3年之内在开5家这样的养生馆。”张明泉说。
四川的康养产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4年,四川将森林的开发利用放到大健康产业背景下,利用四川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提出并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据新华社报道,截至去年11月,四川各级财政直接投入森林康养产业超过2亿元,总产值超300亿——由四川发端并辐射全国的产业布局已基本成型。
《四川省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产业的实施方案》显示,到2022年,建立森林康养、阳光康养、中医康养等各类生态康养基地250个。研发“治未病”“健康享老”产品。积极研发“治未病”、改善亚健康和老年病、术后康复、病后康复以及生态养老、健康养老等系列多元化的生态康养产品与服务。研发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调理、季节养生、候鸟式生态养老等系列产品服务。
距离绵阳产业园180公里的都江堰三木药材基地,同样也在发力中医康养开放项目。
“三木”指厚朴、杜仲、黄柏三种木本药材。都江堰三木基地位于都江堰市中兴镇,与青城山隔空相望,是全国最大的三木自由林场式生产基地。这里产出的三木药材品相好、含量高、无农残重金属,产品远销日韩、东南亚等地。
该基地负责人孙鸿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基地正在布局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道教养生文化和中医药养生服务为特色的,以康复治疗研究和健康休闲旅游为主题的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开发项目。
第一财经•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