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梅斯医学
2018年11月16日,梅斯医学在上海发布了一场面向KOL的调查问卷——中国互联网医生行为洞察(Doctor Insights Report,DIR)。
主要调研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医生对医药代表的态度,医生对药企学术性的看法和医生获取医学知识的渠道和途径。
此次调研报告呈现中国互联网医生对于专业资讯获取和多渠道传播的观点。
样本量:1608人
一、医生对医药代表的态度
在医生对医药代表态度方面,共365人参与调研活动,约70%为三甲医院的医生,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生超过55%。以下为重点调研结果:
1个月内,近7成医生被医药代表拜访的次数小于3次
数据显示,近50%的医生被医药代表拜访次数为1次以下,16.44%的医生被拜访2次,13.97%的医生被拜访3次,4.93%的医生被拜访4次,15.62%的医生被拜访5次。
7成以上的医药代表平均拜访时长为10分钟以内
数据显示,医药代表每次拜访的时常在少于5分钟的占42.74%,11-15分钟之间的占13.7%,15分钟以上的仅占11%。
5成以上的医药代表被评价为不专业
数据显示,56.99%的医药推广人被评价为不专业,43.01%评价为专业。另外,7.21%的医生认为所推广的医药知识很有用,34.25%认为较有帮助,41.64%认为一般。
超过6成的医生认为推广人员过分关注处方量,而忽视了临床需求
数据显示,60.1%的医生认为医药代表过分关注处方量而忽略了临床需求,47.12%的医生认为产品信息传递的没有亮点。24.93%的医生认为医药代表过度批评竞争产品。另外,仅有15%的医生认为医药代表不够尊重个人时间。
拜访后,不到3成医生的处方意愿有所变化
数据显示,医药代表拜访后,处方意愿有所增加的不到30%,63.71%没有变化,8.03%有所减少。
7成以上的医生更喜欢微信公众号进行学术推广
数据显示,77%的医生更喜欢微信公众号推广的学术内容,其次是第三方APP和网络学术会议。对于“医药公司的医学网站,面对面拜访,电子邮件等”并不是很喜欢,尤其是高级医生。
二、医生对于药企学术性的看法
在医生对于药企学术性的看法方面,共365人参与调研活动。以下为重点调研结果:
6成以上的医生认为外资企业明显更专业,但内资进步很快
数据显示,62%的医生认为在学术性上外资企业更为专业,21.9%的医生认为外企没有以前那么注重学术了。约56%的医生认为内资在学术推广过程中专业性差,而且47.9%的医生认为内资企业产品临床证据不足。
超过5成医生希望通过线下国内外会议进行学术推广
数据显示,“线下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临床研究培训”已成为医生希望的学术推广形式,占比分别为66%和64%。其余“赞助开展临床研究课题,邀请参与医院学术交流,进修,对临床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听顶尖专家的讲课”分别占比为53%,47.1%,42%和29%。
7成以上的医生认为医药代表能帮助解决产品相关问题,但回答临床问题不足
数据显示,医药代表能帮助76.2%医生解决产品相关问题,帮助47.1%的医生进行相关文献检索。然而,不到50%医生认为医药代表能回答临床问题,24.9%的医生认为可以帮助到记录和收集患者资料。
三、医生获取医学知识的渠道和途径
在医生获取医学知识的渠道和途径方面,共878人参与调研活动。以下为重点调研结果:
9成以上的医生通过专业平台网站获取医学信息
数据显示,互联网已经成为医生人群主要的学习途径。其中,专业平台网站(如梅斯医学等),专业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以及专业APP是医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占比分别为91.3%,63.6%,63.6%和46.7%。另外,学术会议也占有46.7%。医生也更加认可行业主流的专业平台网站。
5成以上的医生通过专业互联网网站获取药企和药物信息
数据显示,在获取药企和药物方面,医学互联网网站的比例最高,占到58.5%。其次,依次为专业学术会议上获取,医药代表送过来的资料,pubmed期刊网站获取,微信公众号上获取等,调研同时发现,药企提供的专业网站/公众号/APP的接受度并不高。
6成以上的医生更喜欢专业APP作为信息传递的方式
数据显示,62.5%的医生更喜欢专业APP,21.9%的医生喜欢微信公众号,网站和小程序并没有那么受欢迎,但未来发展的趋势需要关注。
5成以上的医生认为互联网信息专业性和严谨性不够
数据显示,58.5%的医生认为互联网信息专业性和严谨性不够,59.6%的医生认为信息深度不够,关键点往往一笔带过。而且,约有34.7%的医生认为提供信息不完整,各说各好,难以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