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药店人须知:诊断、控制、预防糖尿病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自第一药店·药店人(yaodianren520)


血糖监测是控制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之一,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监测的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那么,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到底哪个更加重要呢?我们药店人在给慢病患者监测血糖时该重点测量哪个血糖值呢?


空腹与餐后血糖定义


空腹血糖:指隔夜禁食(饮水除外)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值(注意: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其正常值为3.9~6.1 mmol/L。


餐后血糖:从进餐后血糖开始上升算起,一直到血糖回落至餐前空腹水平这一段时间的血糖。临床通常用“餐后2小时血糖”来代表餐后血糖。正常人进餐后0.5~1小时,血糖可达到高峰,2小时后回落到接近进餐前水平,血糖升幅很少超过2.2~3.3 mmol/L。


现实中,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重视空腹血糖、忽视餐后血糖的倾向,许多人查空腹血糖正常,就放下心来。其实,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同样重要,两种方法侧重不同,只能相互补充而不能相互替代,特别是对中国人来说。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单纯餐后血糖高的比例高于西方人,而餐后高血糖严重威胁着心血管的健康。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对糖尿病的诊断、控制与预防都意义重大


如何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而言,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被认为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如果已经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的糖尿病典型症状,只要空腹血糖值大于7 mmol/L,或餐后血糖值大于11.1 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出现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也只需另一天的空腹或餐后血糖值达到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如何控制糖尿病


评价糖尿病控制的好与坏,常采用糖化血红蛋白,这是国际金标准。不同国际糖尿病组织制定的血糖达标值不尽相同,如美国糖尿病协会认为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为达标,而更多的糖尿病组织包括中国糖尿病学会,认为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为达标,老人可小于 7%。要想达到这样的标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要达标才行。


而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在于:研究发现,当糖化血红蛋白为7.3%-8.4%时,空腹和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体相当,各占50%;当糖化血红蛋白>8.5%时,空腹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于餐后血糖,而且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空腹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也会增大;当糖化血红蛋白<7.3%时,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于基础血糖,换言之,这时血糖的升高主要取决于餐后血糖。


另外,研究证明,餐后血糖升高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餐后血糖将更有利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使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病死率。


如何预防糖尿病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长期不达标,都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致病因素。空腹血糖高,我们体内的器官会长期“浸泡”在高血糖的环境下,从而导致各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


很多单纯餐后血糖增高的糖尿病患者,由于临床症状比较轻,常常得不到重视。大量临床和试验研究结果发现,餐后高血糖是导致心血管病变的独立因素,长期波动较大的血糖水平会引起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即常见的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等。


总而言之,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都极为重要。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判断糖代谢紊乱的程度,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对优化血糖管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意义重大。监测时不能以偏概全,应兼顾空腹及餐后血糖。同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地选择监测时点,即所谓个体化的血糖监测,从而使血糖持续、稳定达标。




发送#精品#到药店人公众号

多篇精品文章任您看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