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 ▪ 进补
听说秋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以“吃”为头等大事的广东省,进补这事儿,不能输!
家常又补身子,那必须来一只鸡。
盐焗鸡、口水鸡、白切鸡、吊烧鸡、手撕鸡、葱油鸡…..传说中,没有一只鸡可以活着离开广东。这不,就连鸡架都要成熬汤的,加上花胶红枣枸杞黄芪人参当归之类的,养生即视感!
这汤熬好了,问题是,小朋友能喝吗?
无数家长在这个节骨点上产生了分歧,今天我们就要给大家一个说法:
鸡汤不适用于大部分7岁以下的孩子。
首先鸡汤比较油腻,难消化,对脾胃不好的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负担。
他们平时消化一日三餐都已经非常勉强了,现在还加个鸡汤,感觉就是一个学习成绩一般般的小学生做完每天的校内作业,还要做微积分的题目。能胜任的只有学霸学神,就是那种消化能力特别好的孩子。
但是,话说回来,消化能力那么好的孩子,还需要鸡汤加持吗?
另外,鸡汤性偏温热。
小儿为纯阳之体,容易从阳热化。一碗鸡汤下肠,很多孩子就开始出现唇红,舌红,便秘等偏热的表现。
如果是有慢性鼻炎的孩子,喝完以后很容易就会出现黄鼻涕。
体质差,消化能力弱,容易上火的孩子的身体就像一个放置了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鸡汤这类温热的食物就像一个点燃的烟头,往那一扔,嗯,你懂的!
(危险动作,各位家庭观众切勿模仿)
小朋友脾常不足,又容易从阳热化,因此,进补的时候不能操之过急。
日常保健以健脾和胃,益气补损为方向,佛系进补为宜。
以下推荐三款汤分别适用于三种不同的状态:
1脾虚兼有积滞
适用于:食欲不振,口气重,苔厚,也可用于日常保健
材料:谷芽20克,麦芽20克,鲜鸭胗1个,蜜枣2个
做法:剖开鸭胗,撕下鸭内金,清洗干净,与麦芽、谷芽、蜜枣、清水一起煮,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1小时,分2次服。
2脾胃虚弱,气虚明显
适用于:食欲不振,病后体虚,神疲乏力,口气不重,苔不厚。
材料:太子参10克,白术6克,茯苓15克,猪肚200克,大枣2个
做法:太子参、白术、茯苓浸泡半小时,把猪肚清洗干净,飞水,上料与大枣、清水一起煮,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1.5小时,分2次服。
3脾肺虚弱或病后体虚
适用于:食欲不振,平素易干咳或喘,神疲乏力,肺炎、支气管炎等病后。
材料:燕窝3-5克,瘦肉25克,大米少许,冰糖少许
做法:燕窝浸泡6小时,洗干净,剔除杂质,大米淘洗,浸泡半小时。瘦肉剁碎,加少许食盐调味,备用。把燕窝、大米和清水一起煮,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成粥,转武火,加入猪肉,煮熟,调味即可。
注:以上食疗方视情况每周食用1-3次,最多3次,不能再多了,太多也是一种负担。
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用以上食疗加推拿,一岁以内的孩子建议以推拿为主。
不喝汤,也可以通过推拿达到补益的作用。
坊间一直就有流传说“常按足三里,胜过一碗母鸡汤”,所以不能喝鸡汤不要紧,认真按摩穴位就可以了。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足三里是C位出道的保健穴位。
它出身于名门望族——多气多血的胃经, 对本经、本腑、相表里的脾及上下一脉相承的三焦、小肠、大肠等一系列病证能起到防治作用,如食欲不振、呕吐、胃痛、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
因其对消化系统的强大作用,而常常称霸日常保健穴位的前三甲,堪称保健穴位中的战斗机!
操作时在这个穴位上稍用力按揉,每次5分钟。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一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
捏脊是指在小儿推拿“脊”这个穴位上做连续捏提的动作。
如果把个动作涵盖的穴位给显示出来,一定会吓你一跳:正中是脊,旁开0.5寸是华佗夹脊,旁开1.5寸是膀胱经第一侧线。
“脊”上有督脉经过,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有调节气血,升提阳气的作用。
华佗夹脊从第一胸椎到第五腰椎,一共有34个,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的作用。
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分布着各个脏腑对应的俞穴,比如说肺俞、心俞、脾俞等等,每一个俞穴与相应的脏腑密切联系,可调理脏腑功能,使之达到平衡状态。
操作的时候以拇指与食、中两指呈对称着力,腰骶部开始,提起小朋友的皮肤,双手一紧一松交替向上挤捏推进至第一胸椎处。
整个过程会让人产生一种“我这是在擀面皮吗”的思考,其实,我们这捏捏揉揉已经把五脏六腑的后花园耕耘了一遍!
每次从下往上捏一遍为一行,一天捏6-10行。
位置:丹田穴位于下腹部,肚脐下2-3寸之间。
丹田穴有培肾固本,温补下元,泌别清浊的作用。
既可以用于治疗遗尿,脱肛,尿潴留等,又可以治疗肾虚引起的肾不纳气,喘咳。
咳嗽日久,容易气促、喘咳的孩子平时多按揉这个地方,效果不比吃补药差!每次按揉5分钟。
编辑:朱海媚 责编: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