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最缺医少药的地方,青壮年出门谋生活,留在农村的就是老弱病小。当走进王家桥镇中心卫生院时,我的感触就是农民求医问药的难处。
2床70岁的廖老爹,在上级医院确诊为“肺部占位”。陈院长问:“您哪里不舒服?”廖老爹指着自己的胸说:“胸前疼痛,感觉呼不过来气。”陈院长仔细地查看了病人和病历,对身边的管床医生说:“氨茶碱的应用中它的滴数很重要;肿瘤病人的抗生素应用原则;抗生素的适宜症等都要注意到。要仔细观察用药的效果,还要不停地反问自己的诊断、用药、用药的效果等。”
19床的郑老爹因为“肺部感染”住院治疗,郑老爹做检查时发现肾上有囊肿,担心得不得了,问陈院长:“能不能不做手术?”
“您的囊肿有点大了,您现在肺部有感染发烧还不能手术,只有等您不发烧,身体好了再到我们医院复查吧!这是我的名片,您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请给我打电话。”
“能报销吗?”
“能报销。”
“手术大吗?我还是有点怕呀!”
“我们医院开展了这个手术的微创手术,安全性高,创伤性小,恢复快,您不用担心。”
26床邓大妈的爱人告诉陈院长:“我老伴前一段时间胸痛是120送到中医院的,冠心病治疗得很及时,溶栓成功了,效果也非常好,我们非常感谢和信任中医院!”“这次是因为咳喘来住院治疗。这里离家近,家里人照顾很方便。我希望她能快点好起来!”陈铁军院长拿出听诊器仔细听心音,观舌象,问诊切脉,说:“我给您开三副中药,您喝了看效果怎么样?”“我们挺相信中医的,您就开中药吧!”
每一个病人,陈铁军院长都仔细地查看病历,询问病情,视触叩听,然后给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陈铁军院长和王家桥镇中心卫生院的年轻医生们交流时有一句口头禅就是:“要把规矩当习惯,不把习惯当规矩。通过长期规范地训练,把患者的病情熟记于心;遇到有些难题要针对性的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
最远的医共体单位大岩咀卫生院离松滋市中医院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不论刮风下雨,不论酷暑寒冬,专家们从不计较得失,有的亲自开车前往,特别是颈腰腰腿痛科唐孝富主任每次都坐车前往,上午八点半前准时到达,从不迟到。他们在单位上每天忙着治疗、查房、手术等,又从百忙之中抽空到各医共体单位坐诊、查房、指导。悯农意,医仁心。责任与担当、忙碌与敬业、坚持与守护,只要人民群众有需要,他(她)们都义无反顾、倾尽全力地救死扶伤。因为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是他们的伟大使命。
供稿 吴海艳
编辑 吴海艳
审核 任晓蓉
发布 吴海艳
-End-
要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