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是与亲人沟通的“桥梁”。
我记得刚从县上调到市里工作,住在单位分配的带有小院的平房里,小院里长着一棵老柳树,腰般粗壮,夏天树荫遮蔽,很凉爽。妻子不久从县上调到市里工作,没有来多久,领导让她去内地出差跑业务,一去就是一两个月,儿子上四年级,时常想念妈妈。我和妻子商量,决定安装住宅电话,虽然安装一部电话的初装费是3200元,但我们还是咬咬牙,拿出积蓄安装电话。因为有电话,才能让孩子不孤单寂寞;有电话,才能保持信息畅通,所以再贵也得安装它。
当年邮电局刚开始实行程控电话,号段比较紧张,安装住宅电话不容易,还要托人帮忙,才能要上号位。我多方求人,总算是要上一个号码,又去邮政局营业大厅,办理完相关手续,等待通知。大概等了一周时间,邮电局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我,今天上家安装电话,我听了很高兴。刚好是星期天,工作人员带上工具和电话线,来到我家,上到房顶,拉了一根象牙色的电话线,从房顶沿着主卧室窗户缝隙扯线进来,放在写字台上,线装在电话侧面的插线口上。他拿起电话调试,过了十几分钟,他说,“电话开通了,你们可以用啦。”
这部座机电话是血红色塑料外壳,盘面是白色,黑色按钮,脉冲式拨键,每拨一次电话键,就像“机枪”在发射,哒哒哒哒……我听了很兴奋,因为此刻意味着与妻子可以通话了,孩子可以就听到他妈妈讲话了。我按照妻子留下的地址,给远在山西省运城县出差的妻子,打去了第一个电话,妻子听到电话声,同样很激动,我简单地询问一下她的工作情况,把电话让给了儿子。“妈妈,我好想你啊,你什么时候回家啊,我好想吃妈妈做的哨子面了;我期末考了双百分,奶奶给我包饺子吃啦……”不知不觉地通了约有一个小时电话。
月底我到邮电局营业大厅交话费,营业员打出了话费单,看到账单上的数字,让我吃了一惊。“好家伙,没想到话费会这么高啊,得省着点打电话了。”我心疼地交了这个月的电话费,意识到电话不是随便乱侃的工具。
我回到家,把通话费账单递给儿子,“儿子,咱们从下个月开始,电话可得省着点打了,否则你就要少吃肉啦。”儿子表示理解,支持我的想法。
从次月开始,每次打长途电话,我和儿子看着闹钟,说话简洁,就像发电报似的,报平安,讲家庭“要闻”,有时候怕说话太罗索,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分清主次,干脆利落地讲话。实行这个办法,当月电话费,就像水银柱似的,“刷”地下来了,回到了正常范围。
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过去了。自从家里装了电话,与亲人的联系方便了,与外界联系方便了,与朋友联系方便了。特别是父母虽然近在咫尺,但因为工作忙碌,不可能天天回家探望父母。所以妻子每天晚饭后,都要给岳父通一次电话,问一问饮食和身体状况,老人听了很高兴;儿子考上了大学和工作以后,电话就成了是与孩子联系的“桥梁”,周未与孩子通一次电话,问一问孩子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虽然是简单地家长话,但却多了一份亲情。后来改为直拨电话,接听电话,速度更快、更方便了。这部座机电话就一直陪伴着我们,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
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现在我家除了保留了座机电话外,一家四口人,人人都有手机,甚至孙子都用上手机啦。过去通一次电话,到电话亭打,如果遇到电话亭人多,就得排队等候;回家打电话,又不方便。打长途电话还得考虑通话时间的长或短,就像写“诗”一样,字斟句酌,费脑子;而如今打电话,我不受时空的限制,什么时候打电话都可以,通电话就像写“散文”,就像写“短篇小说”一样,自由和惬意……我思绪万千,从座机到手机,就是国家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就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啊。(文 唐胜凯)
执行主编:唐胜凯 责任编审:康丽娟 技术编辑:曲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