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县域卫生 关注我们,聚焦医疗界
FOLLOW US
旦正草表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是很高的荣誉,但肩上的责任也很重。作为代表委员,我要把基层的情况通过全国两会传递上去,同时也要把两会精神传达给家乡的群众。”
记者|张静
来源|中国县域卫生
3月6日,晚上8点多,甘肃省全国人大代表、夏河县桑科镇岗岔村的草原医生旦正草在忙碌了一天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她告诉记者,今年是她第二次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这一次带来了五个提案。
全国人大代表、夏河县桑科镇岗岔村的草原医生旦正草
“好曼巴”草原行医二十年
“我们村在夏河县境内的桑科草原,夏季有7000多居民,到了冬季也要有4000多人,除了夏季会有乡卫生院来村里出诊三个月外,日常就只有我这一家诊所接诊”。
由于所在村是草原牧区,距离夏河县城有70多公里,牧民群众居住分散,经常需要出诊。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交通不方便,旦正草常常要背着药箱深入牧区巡诊,为牧民群众看病送药,牧民亲切称旦正草为草原好“曼巴”(藏语“医生”的意思)。
旦正草告诉记者,作为一名生长在牧区的藏家女,儿时经历过缺医少药的状况,让她从小就暗下决心立志要当一名医生。1994年她从省卫校毕业后,多方筹措资金,于2000年在海拔3600多米的桑科镇达久滩草原开办了第一家私人诊所。此后,达久滩村就成了她草原行医的“根据地”,在这个有些地方海拔接近4000米、方圆五六十里的草原上,只有旦正草一个医生。快二十年来,她为给藏区牧民减病痛、保健康,走遍了整个桑科草原。
“缺少专业人才是基层医疗诊所最大的困难,草原条件艰苦,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来基层从事医生的职业。”旦正草医生表示,不过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各项扶植政策不断出台,自己也切身感受到基层医生的各项待遇得到提升。
“从我开诊所至今将近二十年,草原上从‘缺医少药’到条件得到提升改变,我见证了这一切,对家乡和家乡的群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是仍然有很多基层“老村医”待遇低,今年,旦正草也将这一项写进提案。
心系医疗、教育为村民传递两会精神
目前,旦正草医生一家在县城生活,但是她仍然非常关心几千名牧民看病难的问题。“牧民们也希望今后在自己的家门口就有诊所,方便就医。”
除了给牧民看病,旦正草还心系教育。2004年5月,她将自己省吃俭用积攒的2万多元无偿捐给了桑科乡寄宿制小学,并成立了“旦正草助学金”,在她的影响下,周边群众积极响应,每年主动到助学会捐款,先后筹措资金40余万元,帮助桑科乡的学子上大学。
今年,旦正草的提案也涉及到教育方面。她表示,国家这几年对教育投资很大,比如“两免一补”(书本费、学杂费、生活补助)校园建设力度相当大,这几年我们边远山区行政村都在新建幼儿园,群众可以在家门口送孩子上幼儿园,条件越来越好。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旦正草表示:“这是很高的荣誉,但也觉得肩上的责任很重。作为代表委员,我要把基层的情况通过全国两会传递上去,同时也要把两会精神传达给家乡的群众。希望更多的人来关心藏区基层医疗的发展,也希望藏区能培养出更多的医生,共同来守护农牧民的健康。”
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