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行业聚焦】中药材产业面临提质升级挑战

以中药材为基础的中医药产业是国家鼓励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特别是“健康中国”的提出,中药及中药材行业增势明显,迎来更多的机遇。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产业覆盖率低、同质化现象突出等问题,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健康产业中的富矿

“每亩地预计纯收入能够达到1500~2000元,比以往我们种植棉花、小麦等纯收入高出两倍左右。”新疆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相关人士介绍说,种植中草药远比粮食等农作物利润高。从2018年全国各地统计的种植成本来看,农民种植中药材的利润远高于粮食作物。


据了解,我国不少地方都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兴农的产业来抓。2017年起,新疆呼图壁县加大调整种植业结构,从内地引进桔梗、丹参、牡丹、芍药等中药材,并建设中草药加工厂,延伸中草药产业链,全力打造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2018年甘肃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约460万亩,中药材产量约120万吨。辽宁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60多万亩,中药材种植成为中药材种植区贫困人口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几年来,一方面中药材种植业发展迅速,从2012年的2200多万亩发展到2018年的将近1亿亩,6年之间种植规模翻了将近5倍;另一方面,中药材的加工产业也随之发展,不少地方还把中药材+养生、旅游等产业作为发展的新动能。新疆昭苏县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野生药用植物有400多种。自2016年起,昭苏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中草药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推动中草药产业与旅游、康养等多个产业融合发展。


福建宁德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种植环境,种植历史悠久。如今,全市中草药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成为促进闽东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中药材市场需求大,价格高,种植技术简单易学,不但解决了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还能直接带动老百姓的经济发展。”新疆呼图壁县农业部门相关人士表示。

政策助力推动发展

我国中药材种植分布呈现不均衡性,主要集中在吉林、辽宁、河北、宁夏、甘肃、湖北、安徽、湖南、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中药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从2016年开始,中药材种植成为大宗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方式之一,向全国扩散。2017年11月,国家农业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农发行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致使中药材产业扶贫走上产业化道路。


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自治区将建成5至10个中药民族药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努力实现中药民族药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


中药材种植大省甘肃,出台了《甘肃省中医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配套了50多项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规划,至2022年,全省中药材面积发展到520万亩,年产量260万吨,加工转化率95%,全产业链产值接近1100亿元。


近日,福建省林业局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引导中药材种植业规范发展,做好药用植物的保护、发展和可持续利用。福建省林业局将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力扶持发展资源紧缺中药材种植业,推动药用植物利用由野外资源为主向人工栽培为主的战略性转变。

舒经活络提质升级

中药材种植大省虽然坐拥丰富的药材资源,但中药材大企业较少,中药材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目前甘肃省中药材初级加工量和制药企业使用量仍然不足药材总产量的30%,现代中成药制造能力和精深加工产品开发能力弱。全省共有药品品种1134个,其中独家原创品种仅76个,单品种年产值过亿元的仅11个。


对此,专家建议,应从政策、标准、人才等多方面为中药材产业发展“舒经活络”,进一步助力产业提质升级。规范化是中药材生产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要从生产管理规范化,包括种植、加工、仓储等各环节,提高质量。以龙头企业为导向,提高产业化水平,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技术瓶颈,打造一流竞争优势。


新疆自治区人大代表努尔波拉提建议,自治区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应建立人才培养机制,设立研究基地,帮带本土人才。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疆内外医药龙头企业根据制药需求,从特色中草药中挑选优良品种进行试种推广,逐步建立中草药生产、供应基地,并提供药材生产、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


农工党福建省委日前在福建两会上建议,营造中药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加强宏观调控;创品牌发展,进一步发展规模形成产量优势,提高水平形成品质优势,加强宣传形成品牌优势,指导中药生产企业重点开展中药深加工、精研发,培育与维护品牌效应;创新中药材生产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品牌企业带动中药材产业等。

(责任编辑  冯晓乾)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