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品种、质量与药效是中药研究和应用领域3个密切相关的层面,其中品种是中药的根,疗效是中药的魂。要提高中药的疗效,必须重视中药材品种,优良的品种是中药质量的保证,优良的质量是中药临床疗效的保障。
建立科学、规范的中药品质评价体系和保证体系,一直是中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植物药的研究相对较深入,而动物药的基础研究较薄弱,同时,人工饲养药用动物的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且动物药的掺伪制假现象也较多,这就使得建立动物药品质评价与保证体系的任务更为迫切和艰巨。
成都中医药大学万德光教授以整体观和“效用决定”为中心,提出基于“品种-质量-药效”相关性的中药动物药品质观。基于中药品种-质量-药效的层次和关联性,从遗传主导、环境饰变、多样性维持、传承延续、效用定质、多元调控、物流保质、辨伪定向8个要素探析中药动物药的品质形成。
基于“品种-质量-药效”相关性的
中药品质要素示意图
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药动物药品质评价与品质保证体系建立的初步构想。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为深入开展中药动物药品质评价与研究提供参考。
注:虚线为品质评价研究路线;实线为品质保证路线。
中药动物药品质评价研究和品质保证体系模式图
第一作者介绍
万德光,女,汉族,1937年生,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学学术带头人,中药品质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主要从事中药品质评价与资源研究、教学工作。曾兼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医药学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卫生部药品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四川省药用植物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现兼任中国药学会天然药物动物药专业组顾问,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与植物药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临床药学分会名誉会长,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专家咨询委员,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四川)试点工作技术顾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长期致力于中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富于创新精神。1961年创编了《药用动物学》讲义,1993年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 《药用动物学》教材,1995年创编出版了《中药分类学》。提出并验证了“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相关性的学术思想,创建了系统的中药品质理论。主编出版《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中药品质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中药资源专论》《四川道地中药材志》等教材和专著 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九五”“十五”“十一五”中医药科技攻关项目(子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教育研究课题1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四川省优秀新产品奖1项。2003年获国家“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4年获 “中国药学发展奖(中药)”,2017年获“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2019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
声明
版权归属原始权利人,《中国现代中药》编校发布,本平台非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标明来源。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洽谈授权或及时删除!
编辑:周鹭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