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1:孩子感冒不得了,得早日治疗!
理论上说,感冒是自愈性疾病,即使不吃药,只要多喝水,护理周到,一周左右就可自愈。学龄前儿童推荐不用感冒药,如有发烧情况,低烧物理降温,高烧服单方退热药。不过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尚未完善,发生感冒的频率远大于成年人,对疾病的耐受性较弱,病情变化迅速,如果儿童感冒后出现高热3天不退和一些并发症,一定要尽早、及时地对症治疗。
误区2:抗生素是感冒良方?
小儿感冒以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为主,而抗生素的作用是抑制或杀灭细菌,多数情况下使用抗生素并不对症,有些家长把抗生素和感冒药一同给孩子使用,认为这样双管齐下,比较安全。恰恰相反,这种做法不但不能提高疗效,滥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恶化、体内菌群失调,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使病毒感染加剧。但婴幼儿患者如3天不愈或咽炎、扁桃体炎、体温和白细胞增高不退,则可考虑选用适当的抗菌素治疗。
误区3:治感冒,多管齐下才疗效好?
儿童感冒后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多数儿童感冒药物均是复方制剂,各种成份在疗效方面会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相互消减不良反应。如只片面看到某种药物的侧重点,不合理叠加用药则会造成剂量过重,引起药物间相互不良反应,减缓或者增加药物排泄,损伤肝脏。
误区4:口服药的疗效没有注射好?
卫计委2013年发布合理用药十原则中也指出:能口服药物尽量不要打针。其实打针或静脉输液的疗效与口服药相比无显著差异,本着安全用药的原则,只要给孩子选用安全对症的小儿感冒产品即可。
误区5: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感冒药更好?
市面所售感冒药一般很少专门针对某种病毒对症制剂,而且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有许多种类,很难确定引起单次感冒的病毒是什么,滥用抗病毒药物,不仅无助于疾病治疗,相反还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监局日前发布通知指出金刚烷胺类小儿感冒药因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并修订了成人用药中儿童的禁忌说明,一些抗病毒成分对小儿来讲弊大于利。
误区6:配方基本相同,治感冒无须买品牌药?
市售感冒药往往配方相似。但是,由于工艺、设备不同,各个药厂出来的感冒药在纯度、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非品牌药物很可能增加儿童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所以家长应该为儿童选择专为儿童研制的值得信赖的安全品牌,例如小快克、999小儿感冒药等大品牌制药。
接种流感疫苗并不意味着就不再得感冒了,流感疫苗只针对流感病毒产生抗体,而对应细菌、其他病毒或支原体引起的感冒则没有预防和抵抗的能力。并且一次接种并不代表终身受益,病毒的种类非常多,流感病毒的抗原也存在着变异,而接种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水平也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下降,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误区8:中药无不良反应,可以随意服用?
一部分人认为中药历史悠久,性情平和,没有不良反应,可随意服用。但是科学证明是药三分毒,中药和西药都有不良反应,过度的夸大西药的毒副作用是不正确的。中药辨证相对西药复杂,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咳嗽有热咳、寒咳、外感咳嗽、内伤咳嗽之分,用药时也有寒、热、温、凉之分,若不对症下药,反而会加重儿童病情。
误区9:滥用成人药?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感冒后,盲目给孩子服用成人感冒药或根据自己主观臆想将成人药减量给小儿服用。殊不知,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成人与儿童服用感冒药应该划清界限,区别对待。因为小儿体质特殊,器官发育不完全,一些成人用药配方会对小儿造成严重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