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那些中药炮制的器具竟然这样美

 


 

“如法炮制”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最早出现在宋代文人的著作中。但作为其本义的药物加工,却早在马王堆西汉墓出土医书中即有所体现。当时内服药基本上都是采取冶末吞服之法,是真正的“吃药”。到了东汉末年,才见到医书中普遍采用煎煮饮汁之法,变成了“喝药”。


“胡庆余堂”药坛

 

炮,原本是指将药物埋于火灰中直到焦黑;炙,象征手执物品在火上烘烤。“炮炙”在逐渐转变为泛指加工方法的过程中,用字也出现了以“制”代“炙”的变化。最常用的炮制方法被概括为烘、炮、炒、洗、泡、漂、蒸、煮“八法”。正像这些汉字所展示的那样,前三种方法用火,其后三种用水,最后两种水火兼用,故统称为“水火之剂”。此外还有用酒、蜜、醋、盐等辅料进行加工的方法。


清人绘配药图

 


清人绘切药图。药材切制之前,大多还需经过泡润等软化处理。

 


清人绘碾药图。利用药碾将药材研碾为细末,以便进一步制作丸、散、膏、丹等成药。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类比为基本思维方式的时代,无论是碾压粉碎,还是酒蒸土炒,都既是炮制加工的过程与方法,同时也是药效构成的组成要素。例如在今本《黄帝内经》中,有一个治疗因脉道不通,阴阳之气无法正常循环而导致失眠“汤液”配方,要用千里之外的流水、空心的芦苇来煎煮。这是因为在当时的认识中,远道而来之水的“流通”性、芦苇的“空洞”性,都有助于疏通脉道,达到治疗目的。只有用现代眼光看问题时,才能对药物炮制加工的目的作出以下概括: 

1.便于保存,例如植物的干燥;


2.使用的需要,例如鹿角坚硬,需要“镑”成丝,以便煎煮时获取有效成份;


3.去除毒性,例如附子等天南星科的植物都有一定的毒性,煮熟蒸透便安全得多;


4.增强药效,例如用明矾处理半夏,可以增强其化痰的效果;


5.改变药性,例如生地用黄酒“九蒸九晒”后为熟地,凉血之性变为补血之功;


6.去粗取精,例如滑石经“水飞”,以获取最细的粉末。


用于加工中药材的各类工具

 


清代铜药臼。许多中药在入药前需进行破碎处理,杵臼是常用的工具。

 


清代青花瓷药碾

 

现存专讲药物加工方法的较早著作,有南北朝雷所著、后人辑佚而成的《雷公炮炙论》。稍后的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在绪论中也有大量这方面的内容。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本草著作,在药物的名称、性味、功能、主治、产地等有关记述后,都或多或少会有“如何炮制”的说明,这些就是“如法炮制”之“法”。

 

虽说炮制要如法,但“法”却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继承的角度讲,对于前人经验需要重视。20世纪开发的抗疟新药“青蒿素”,即采用晋代葛洪(约281—341)《肘后方》中不经煎煮,而是浸泡的方法,从而使得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得以保存。从发展方面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编制了当地的《中药炮制规范》,使得中药炮制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这些也成为《中国药典》的构成内容。


明代御药房熬药用金罐

 


清代青花瓷研钵。

 

研钵是将少量药材加工成粉剂所常用的工具,旧时药店必备之物。

 

纵观本草之学,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最基本的特点:首先,药物知识的发展过程确实与生活、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历代加以总结时,其使用的品种呈直线增多之势。其次,在古代中医知识体系中,“类比”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许多自然品物治疗效用的解说,并非源自经验,而是类比。经过不断“试错”,那些经实践证明无效的“伪知识”被淘汰,但这并不影响医家继续沿着类比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新的药物。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微信(CJCMMYC)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