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量血压,究竟选左手还是右手?


测量血压是有正常差异的,左手上臂和右上臂可能不一样。测量血压是要左上臂还是右上臂?医学之声小编在朋友圈提出这个问题,有的说左上臂,有的说右上臂,有的看谁高就选谁。


解释:有的说是以左手为准,因为左手离心脏更近.所以更准;有的说是以右手为准,因为它是头臂干的分支,头臂干是主动脉的最大分支,所以每次测出的血压会比左手高一些,以它为准.


那到底选那只手呢?今天我们就结合《中国血压测量指南2011》跟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正常人一般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两者相差5-10mmHg,这是血管解剖生理决定的。因为右肱动脉来自于头臂干的分支,左肱动脉来自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和左锁骨下动脉都来自于主动脉,而头臂干是主动脉的较大的分支,左锁骨下动脉分支较小,所以右边血压自然比较高些所以临床中目前普遍以右手血压为主。


因为右手血管跟心脏的分支比左手要少,准确性高点,当然假如是第一次诊断高血压的要两侧都量一下的,患者半小时内禁烟、禁咖啡、排空膀胱,安静环境下在有靠背的椅子安静休息至少5min。


取坐位或仰卧位测血压,被检查者上肢裸露伸直并轻度外展,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使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气袖之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


但也有不少人左上臂血压更高一些。许多研究均发现左右上臂血压有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与用左手或用右手无关。高血压患者臂间血压差异≥5mmHg占31%,左右上臂血压的某一侧高于对侧的比例相当(即:左上臂比右上臂血压高的情况,与右上臂比左上臂血压高的情况比例都大约是50%)


因此指南推荐第一次检查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当左右上臂血压不一致时采用数值较高侧手臂测量的血压值所以初次测血压的人,可以选择左、右上臂血压都测,以明确哪侧手臂血压较高。以血压高的一侧作为血压测量的上肢。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形成左右臂血压差以后,在一段时间内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我们下次测的时候就以血压高一只手为准就行。比如以左手为标准,那就每次都测左手。但通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差值可能会有改变。所以还需定期再次测量左右手血压差方向是否有改变。


健康人两上肢血压可有 5~10 mmHg 的差异,但若臂间血压差异持续 >20 mmHg 时,高度提示主动脉弓缩窄及上肢动脉闭塞等血管病变。


老年人及糖尿病或某些疾病患者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建议测量多种体位血压。需要时可以测量卧位或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测量应在卧位改为站立3分钟后进行。


以上参考文献:

王文, 张维忠, 孙宁玲,等. 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6(12):1101-1115.

附量血压相关小知识:


自己测血压也要讲究方法 不同体位血压也不同


高血压患者除了遵医用药外,更需要对自我血压进行正确的监测,以掌握血压的动态变化,从而提供准确的资料给医生指导用药,达到合理控制血压,预防卒中复发。目前居家使用的血压计以电子血压计居多,下面以电子血压计为例,介绍如何正确监测血压。

1.血压计校正

所有电子设备都存在设备稳定性的隐患,所以要定期进行维护检测校正,以保证测得血压值的准确性,才可对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建议至少每6个月校正血压计一次。

2.血压测量的要求

每个人的血压都是动态变化的,而且血压测得的高低有很多干扰因素,例如活动、热饮、洗澡等都会使血压值偏高,所以在测血压时要尽可能避免一切干扰因素。因此,应选在安静状态下,情绪稳定时测量血压,如有活动需先安静休息30分钟。

3.血压测量的方法

测量时卷袖、手掌向上、肘部伸直,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的置于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如袖带缠得太松,使得测得血压偏高;反之,偏低。

测量血压时应将手臂量位置与心脏同一水平,即坐位时测量肢体与身体角度应大于70°。平卧位时肢体与躯干处于同一水平。若肱动脉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低;反之,偏高。

4. 血压的生理波动

一般来说,血压有晨低晚高的特点。不同体位测得血压也有不同,立位>坐位>卧位。所以,长期卧床的患者由卧位改为立位时要预防血压变化诱发跌倒危险。一般血压右上肢>左上肢,差值10-20mmHg,下肢>上肢,差值20-40mmHg。而且,每个血压计的精确度也有差异。所以,测量血压时要做到“四定”,即每次测血压在同一时间,同一侧肢体,同一个姿势(坐位或卧位),同一个血压计,这样才能让所测得的血压有可比性。

准确测量血压对高血压的监测和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居家高血压患者更需要对自我血压进行准确的监测,才能更好合理的控制血压。


来源:医学之声、互联网

【TOP1】九天,让药店完成全年的器械销量!

【TOP2】他说:上个月,我的药店终于倒闭了!

【TOP3】各大药房招聘启事,你想要的在这里!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