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 | 诺奖得主、院士齐聚探讨中医药现代化,别错过这些精彩分享!



  公元334年,葛洪隐居于罗浮山,在其医学名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下“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寥寥数十字在千年之后改写了现代中医药历史——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受其启发,成功提取青蒿素,研发抗疟新药,获颁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业内视为用现代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的范例。

  

  距离屠呦呦获诺奖将满一年之际,以“弘扬青蒿素精神 传承创新中医药  共促人类健康”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引来了屠呦呦团队代表、4位国外诺贝尔奖获得者、10余名院士、1位国医大师及众多国内医药领域知名专家齐聚广东惠州罗浮山,围绕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互借鉴、融合发展进行深度交流,以期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陈竺:中医科学研究要重证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竺  

  

  "中医药不仅对于人类的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肿瘤的认识和治疗测算方面也有重要建树。"陈竺结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研究,分享其对中西医融合的感想。

  

  中医利用一些富含哲理的策略治疗重大疾病,如“扶正祛邪”与“以毒攻毒”。其中,运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就是根据中医“扶正祛邪”理论及现代诱导分化概念取得的成功。将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和化疗联合应用,开发了治疗初诊APL的联合靶向疗法。这一受中医复方启发的创新性联合疗法可使90%的APL病人获得治愈且没有明显的长期毒性作用。而近年中外研究更发现,在标危组APL病人,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在没有化疗的情况下也可以取得相同的疗效。

  

  可以说,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应用治疗APL的靶向治疗目前已被公认为精准医学的一个成功范例,也是西方医疗和东方智慧结合的产物,该范例鼓舞后续者在征服癌症的斗争中更多地将传统中医和现代生物医学汇聚起来,以取得更好疗效。

    

王国强:中医药发展五建议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王国强  

    

  新形式下的卫生工作方针对中医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成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这个过程中,中医药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医药也将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国强在致辞中对中医药发展谈了五点建议:

  

  第一,要认真落实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中西医并重,协调发展,为健康中国作出贡献;

  

  第二,要把中医药的继承作为根本,祖先留下的宝贵医学财富挖掘好、发展好;

  

  第三,要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使现代人更好地了解、运用、享受、喜爱、研究中医药,利用好中医药原创优势、利用科学技术带来的新技术方法、新材料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更好地为中医药发展服务好;

  

  第四,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五,要以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为契机,在瞄准中医药尖端科技成果创新的同时,不忘科普,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龚建明:弘扬青蒿素精神 增强国人自信

  


全国人大常委、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 龚建明  

  

  龚建明在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青蒿素精神,增强国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新的精神动力。

  

  众所周知,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顺应自然、学习自然的智慧结晶,是一门有着完整理论体系的系统学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药创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中西医结合为取得医学突破,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展示了新的希望。"龚建明在致辞中指出,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正越来越紧密,传统中医药正向现代中医药转变。包括欧洲在内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开始注重发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在防治重大疾病中的作用,并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

  

  龚建明建议,在着力强化特色中医药服务的同时,重点做好中医药健康服务和中药大健康产业两大板块。要切实转变理念,创新模式,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特色康复、健康养老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以满足巨大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是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中医药国际进程,促进中医复兴之路更快更好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和人类大健康事业做出独特的贡献。

        

张伯礼:中医药继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张伯礼 

      

需求促成发展

  

  "中医药之所以受关注,不单是因为中国强大,而在于需求的增加。"张伯礼指出,疾病谱改变、慢病增多产生的巨大经济负担,给各国卫生费用带来沉重负担。世卫组织在《北京宣言》中也明确,传统医药是建立在初级卫生保健基础上公平的、可及的卫生系统的组成部分。国际社会、各国政府以及卫生专业人员和工作者需要采取行动促进传统医药发展,将其作为推动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二十年,中药现代化在快速发展,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中药研究平台,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如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技术平台、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平台、中药安全性研究平台、组分中药研究平台、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平台、中药临床评价平台等均取得了标志性研究成果,成为阐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揭示中医药科学内涵、制定标准规范的技术保障。

  

  国务院相继发布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系会议制度的成立,中医药法(草案)完成二审,将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保障。

  

  2015年中药工业总支出达到7867亿元,约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1/3,较20年前增长了30余倍。中药大健康产业达到1.5万亿元规模。同时中药大品种培育也取得理想成绩。截至2015年,已有500多个销售额过亿的中药品种,81个超5亿的品种,51个过10亿的品种。

  

  在中成药研究方面,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深入;产品批次间一致性得到提升;产品的质量标准得到提高。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研究成功了一批中药新药,完成了一批老药二次开发,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中药大品种突破500个。一批中成药启动国际注册研究,有5个中成药完成了美国FDA二期临床研究,2个中成药完成了欧盟注册。

    

传承不泥古 创新不离宗

  

  "中医药走向世界,前提是世界需要中医药。"张伯礼强调,中医药国际化是一个过程,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基点在内,需要苦练"内功",把中医药研究的工作做好,以科技为支撑,以标准为引领。

  

  世卫组织曾建议,世界要以开放的头脑接受传统医药,而传统医药要被广泛接受依赖于疗效的肯定,其中的关键环节在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因此必须提升中药临床证据级别。"张伯礼强调,中医药学从来不是封闭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传承与创新应并重。

  

  在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方面,根据国际惯例,已建立了中医药传统知识分类编码系统,整理加工了21种经典方剂文献,建立了38000余首方剂名录,并提供了名录的原始出处证据;同时开展了全国范围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项目调查登记工作,已有3874项登录工作平台。另一方面做好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夯实中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规范中药种植技术体系,建立和运行品质溯源体系,完善大宗药材品种的仓储及物流。

  

  张伯礼在会上强调,中医药面临着重大需求和发展机遇,中药现代化取得了突出成绩,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将产生原创性成果,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

    

陈凯先:现代科学助力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 陈凯先  

      

交叉研究挖掘新药资源

  

  传统中医药是我国独有的科学和文化宝库。

  

  "把中医药创新研究提到国家科技战略的高度,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的原始创新。"陈凯先强调,为了促进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从“跟跑”向“并跑”并逐渐向“领跑”转变,需要从国家科技战略层面上加强部署和支持原创性的科学研究,而中医药正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

  

  事实上,青蒿素类抗疟药、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等重大成果表明,大力开展中医药科技创新研究,可能产生原创性、引领性、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

  

  从发展趋势看,中药学在当代的创新发展需要坚持中医药的传统理论指导、弘扬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大力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国际、特别是我国药物研究的实践表明,中药(和天然产物)是新药研究的宝贵资源。近年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支持下,中药创新取得的多项重要进展(包括源自淫羊藿活性成分的抗癌药物阿可拉定、源自仙茅活性成分的抗抑郁药物奥生乐赛特、源自海洋植物新型寡糖的抗AD症药物971等)突出展现了中药新药研究的巨大潜力,也显示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作用。

    

探索中医药精准医学

  

  陈凯先指出,由于中医药学是在经验医学的基础上总结发展起来的,比较强调整体证候,而在客观证据和精细化、量化上有所欠缺,制约了中医药个性化治疗优势的弘扬和中医精准医学水平的提升。

  

  在他看来,中医药精准医学的发展要在弘扬自身精准医学研究的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在当代条件下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精准医学和个性化治疗的思路、技术和方法,不断丰富中医药精准治疗的实践模式。具体来说,要以“精准诊断”“精准治疗”两大问题为切入点,坚持突出中医药个性化、动态化、整体性诊疗理念。

  

  在“精准诊断”方面,要探索具有中医特点的高度个性化的疾病分型、疾病分期技术途径,发展疾病的证候分型(西医是分子分型)和证候分期(西医是分子分期)的方法和技术;要探索和建立具备中医特色和优势的生物标志物,使得传统中医依靠主观经验判断的整体宏观辩证转变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辩证方式,实现中医辩证的客观化、精细化和适度量化。

  

  在“精准治疗”方面,要坚持因人而异、因病程而异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原则,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病-证结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注重探索和完善包含体质类型、气候环境、生活方式的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注重探索中药(尤其复方)的精准研究与精准应用。

  

  由于在日常应用中,中医证候疗效的依据多为非特异性的主观症状群,生物学基础不清楚,也不够灵敏,结果往往难获公认,也难以指导精准用药。"为此,研究和应用中医证候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实现中医药证候疗效的客观化,成为紧迫问题。"陈凯先指出,由于人体尿液(代谢物组)、血液(神经-内分泌-免疫 NEI网络)涉及大量内源性物质的变化,可能比较充分反映患者的整体状态,反映机体综合健康或疾病状态,在一些复杂疾病中有望作为证候疗效的指标或生物标志物。

  

  据透露,近年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在代谢性疾病、慢性心衰、膝骨关节炎、慢性乙型肝炎等疾病证候分型和证候疗效的分子标志物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同时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建立了以病统证、以证带病、据病分证、以病论证、病证互补等多种病证结合的实践模式,有望推动中医精准医学的探索和发展。

    

阿龙•切哈诺沃:个性化医学革命的标志与代价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以色列理工学院医学院癌症与血管生物学研究中心

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  

  

  如今,疾病治疗方面“一刀切”的时代正在结束,进入了一个“个性化医学”的新时代。在“个性化医学”的时代中,患者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分子谱/突变信息量身定制。而了解发病机制将有助推动新药的发展。

  

  阿龙•切哈诺沃在报告中指出,个性化医学时代将具有以下特征:首先,以在个体基因测序、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物学方面的技术的发展为标志;其次,新型特定疾病的分子标记和药物靶标的鉴定和特征描述;最后,可为这些靶标设计出新型的并且基于致病机理作用的药物。不过,个性化医学时代又将伴随一系列复杂的生物伦理学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庞大的人口遗传信息唾手可得,将使隐私保护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然而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中医预期在未来会有很大的作用,可以与西医有很好的融合。在阿龙•切哈诺沃看来,精准医疗是未来方向,可以研究更有效的药物,无疑,中医也能为精准医疗作出贡献。

        

廖福龙:葛洪的启发,青蒿素的发现与应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顾问 廖福龙

  

  疟疾历来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流行病。 廖福龙代表未能到会的屠呦呦教授回顾了我国青蒿素研究的缘起,与研究团队的努力。

  

  他特别提到低沸点提取方法建立的细节。当时筛选了近300种具有抗疟作用的中药和方剂,发现青蒿乙醇提取物有抗疟效果,对鼠疟原虫有过12%~80%的抑制率,但不稳定。对此,屠呦呦教授不断从中医理论、历代临床用药经验和文献入手,分析原因,挑战研究策略,寻找突破口。"在研究过程中,传统中医思想理论常常能给我的研究带来灵感,应对难题。"屠呦呦曾如此回忆说。

  

  最终青蒿素发现的关键性突破就受一千六百多年前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截疟记载的启发,创建了低沸点提取的方法。屠呦呦教授在很多场合提到,青蒿素是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得到一个启发——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可以产生出原创性的成果,这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途径之一。国内外对于中医药的关注也越来越突出。


■编辑 陈雪薇

上周阅读TOP 5

回复“TOP”轻松获取上周最热门文章!


更多深度报道见《医药经济报》~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