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注射液审批门槛不高,在1985年药品管理法实施前,几乎不需要开展严格的临床和非临床研究,即可获批生产,留下了大量遗留问题。
茵栀黄的尴尬遭遇,折射的正是中药安全性之困。频发的不良反应,让中药注射液成了“话题剂型”。
中药注射液,“百分之八九十都没有做过符合现行法规要求的药理、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
2009年,原国家药监局启动全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的专项行动,“这是‘补课式’甚至‘还债式’的研究。”
九个多月过去了,茵栀黄、黄疸、溶血、死亡,这些词在凌昊面前还是需要尽量避免。作为茵栀黄受害者小楠(化名)的父亲,2016年9月7日,他刚刚以原告的身份参加完庭审,身心俱疲。不过,法院并没有当庭宣判结果。
母婴论坛里,无数新晋爸妈的心被公告牵动。
而在微博上,知名儿科网红医生张思莱的一篇文章《请不要使用茵栀黄口服液给新生儿或小婴儿退黄》,更是让家长的担忧达到顶峰——在很多医院,使用茵栀黄退黄疸早已成为“标配”,注射液被“打入冷宫”,口服液和颗粒剂还能使用吗?
2016年1月1日,小楠出生。初为人父的凌昊发现,孩子的皮肤微微发黄。
“十个宝宝八个黄”。在中国每年1700万新生儿中,黄疸发生率高达60%-80%。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新生儿常常会出现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
5天后,凌昊带着小楠再次到医院检测黄疸。事后的医疗鉴定报告显示,“患儿一般状况好,生命体征平稳。”考虑到小楠的皮测胆红素较高,医生开具了茵栀黄颗粒剂,并要求其在3-4天后进行复查。
凌昊没料到,这成了命运转折的3天。小楠后来被确诊为“蚕豆病”,一种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疾病。
“蚕豆病”以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南方省份为高发区,北方地区较为少见。在国内,这种疾病尚未被列入常规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中。
小楠就诊的这家北京地区医院也不例外。开具茵栀黄颗粒前,医生并没有对小楠进行血液筛查,更没有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预防高胆红素血症。最终的悲剧,此时就埋下了伏笔。
通过查看药品说明书,凌昊发现,茵栀黄颗粒剂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一项也一笔带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茵栀黄颗粒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提供的说明书中没有明确的禁忌证。因此,目前尚无充分依据说明茵栀黄可诱发溶血反应。”医疗鉴定专家团的结论,让凌昊有些难以接受。
医疗鉴定书中,医方认为对患儿诊断准确,治疗、处置并无失当之处,“患儿是死于换血并发症”。而凌昊则坚持认为,孩子是在服用茵栀黄颗粒后发生溶血,抢救无效后离开人世的。
将首诊医院告上法庭后,凌昊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资料看得越多,他越觉得害怕——一种研究尚不明确的药物,竟被贸然用于刚出生的婴幼儿,“茵栀黄颗粒究竟是否会诱发溶血,难道要用更多蚕豆病患儿的命来换取答案吗?”
调查记者注意到,食药监总局的公告详细列出了茵栀黄注射液对于全身各系统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高热、水肿等全身性损害,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还包括溶血反应、黄疸加重、肾功能异常等。
根据修订要求,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应增加警示语,标明“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剂型是最主要的考量。静脉注射起效迅速,易于调节给药剂量和速度,可恒定维持治疗所需的药物浓度。如能合理使用,临床获益大于风险。但中药注射剂的原料药味数越多,制备工艺难度就越大,将直接影响其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008年10月,4名新生儿在使用了山西太行药业的茵栀黄注射液后,其中1名出生仅9天的婴儿死亡。原卫生部紧急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各地立即停用该批号的注射液。事后查明,这是一起因基层医生超剂量使用而酿成的悲剧。
中国中药协会“儿童中成药研究课题组”的统计显示,每年有近100万儿童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黄疸。继注射液之后,口服液和颗粒剂是否也应该禁用?
鲁南厚普是食药监总局官网上显示的唯一一家茵栀黄颗粒剂生产企业。2004年,茵栀黄颗粒剂正式上市,目前的年销售额约为3亿-4亿元。
为了消除家长们的顾虑,公司收集和分析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大量有关茵栀黄的文献,87%的不良反应都源自注射剂,“上市十多年,我们只接到极少数患儿轻微腹泻的不良反应,颗粒剂一直用得好好的”。
河北神威药业副总裁陈钟对此深有体会。作为国内最大的中药生产企业之一,神威药业在所有中药注射液说明书上都标明“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包括从1995年起上市的茵栀黄注射液。
多位儿科医生都表示,大多数新生儿黄疸的胆红素处于“生理性黄疸”水平,会自然消退,不需要治疗,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黄疸值接近“生理性黄疸”的上限时,应密切随访观察。对于黄疸值达到“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时,应进行治疗干预。目前,光疗是常用和最佳的选择。
争议,质疑,茵栀黄制剂的尴尬遭遇,折射出的正是中药安全性之困。
频发的不良反应,让中药注射液成了“话题剂型”。2009年7月,原国家药监局启动了全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的专项行动,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中药注射剂,对不能保证用药安全、不能控制风险或处方不合理的品种,予以淘汰或撤销其批准证明文件。
“这是‘补课式’甚至‘还债式’的研究。”
自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后,不少中药大品种的上市后再评价也相继铺开。
“很多中成药说明书的‘功能主治’宽泛,无法根据病种‘对号入座’,或将导致以后无法进行医保报销。”广东一家中药企业负责人直言担忧,但他亦承认,如今花大力气进行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依然是像康缘药业、神威药业、步长制药这样的品牌企业。
“小企业、小品种,尤其是多家企业生产的品种,往往进展缓慢甚至毫无进展。”他说,上市后再评价需要投入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还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
在李磊看来,再评价研究如果仅仅是重复验证中药是否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到什么程度,并无太大意义。他更期待,企业重新审视产品临床精准定位,聚焦中医优势病种,解决临床急危重问题,谨防临床不辨证、多药并用、超说明书使用所带来的安全事件对中药注射剂产业的误伤。
对于投入的巨额资金、物力和人力,他打趣,“在江湖上混,迟早是要还的嘛。”
来源:南方周末